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四章 阮氏兄弟再出山

染了好多後世的詞。像這種文鄒鄒的外交詞語,以前折可存可不會說。

他只會說“不服就幹”。

阮氏兄弟自然不太能準確理解“不友好行為”的意思。但是他們清楚,別管友好不友好,打的韓侂文對摺家沒行為了,那就算成功了。

倆人不能不賣命,他們的兄弟還在折府關押著。所以當天夜裡,就把韓侂文劫持了出來。

現在一瓢涼水下去,韓侂文身體清醒了,可是腦袋還糊塗著。

這是怎麼啦?自己不是在家裡睡的好好的,現在怎麼到了這裡。這是什麼地方?眼前又是什麼人?

他不認識眼前的倆人。

別說他本來就不認識阮氏兄弟,現在更加不可能認識,因為阮氏兄弟都用黑布蒙著面。

他們也清楚這件事做了之後,汴梁是絕不能待了。劫持朝廷命官,還是世家子弟,自己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原來他們敢去折家放火,那是因為後面有向家罩著。現在向家早就不理他們了,阮氏兄弟很清楚,他們這一身本事,算是廢了。汴梁城再不是自己能待的地方。

做完這一票,就要遠走高飛,所以他們不但劫持了韓侂文,還順手在宅子裡面搜刮了一番,得到不少錢財。

“韓侂文,認識我們嗎?”阮小二惡狠狠的問道。

“好漢饒命,好漢饒命。”面對眼前明晃晃的鋼刀,韓侂文頓時嚇的腿都軟了。

阮小五看到韓侂文這個慫樣,心裡鄙夷不止。他也算是見過一些世家子弟的。不說折家公子,那種心黑手辣霸道無比的做派,讓土匪都害怕;就是向家公子,也有一種天生的大人物氣質。

怎麼同樣是世家子弟,這個韓侂文慫的不像樣子呢?

這也不怪他們倆疑惑。因為韓家這一代,到了韓侂文這裡,已經不太行了。

韓家真正厲害的是韓侂文的曾祖父韓琦,那真是上馬殺敵下馬安民,在邊疆和西夏征戰不休,保大宋的平安。

可是他爺爺韓忠彥雖然也當到了宰相,卻是徽宗治下的太平宰相,啥事不擔責任,遠沒有曾祖韓琦的威風。

到了他爹韓澡這一代,就更加不行了。現在韓澡不過是個中散大夫,閒差,根本就沒真正的職務。

而韓侂文能在四方館做事,還是脫了曾祖和爺爺的廕庇。但是四方館這個地方,是招待各國使節的。

宋朝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屬於對誰都是跪拜。

趙佶怕遼國打他,也怕西夏惹事呢。反正一切以無事最好。

韓侂文秉承朝廷的旨意,做事的精神就是息事寧人,絕不能惹各方使節不滿。

那他能怎麼做呢?只能軟著骨頭伺候人家了。

所以骨頭軟久了,就站不直了。

別看他又是朝廷官員又是世家子弟,可是一遇到強盜綁匪,秒慫。

這讓阮氏兄弟鄙夷不堪。

“聽說你想誣陷折家造反。”這是折可存告訴阮氏兄弟的話,阮小二現在就搬了出來:“有這回事吧?”

“沒有,絕對沒有,這是天大的誤會呀。”韓侂文連連搖頭,立刻否定。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這倆人是折家的手下。折家人忒不講道理,不按常規打馬吊。

一直以來,韓侂文見識的都是朝堂上的攻訐。諸位官員,你一本來我一本,你說我傻我說你笨,你說我貪錢我說你黑心,反正怎麼噁心怎麼來。

但是大家都有個底線,守著規則。就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大家吵歸吵,就算吵得官家都頭疼,那也沒有問題。

吵完之後,或者得逞,或者不得逞,但總有下次,還有機會。

哪能二話不說就動刀子呢?如果人人都這樣,吵都不吵直接抄刀子,這大宋的朝堂之上,還有人能剩下嗎?

韓侂文真沒見過這樣的陣勢。

不過總算他常在四方館做事,也算是見慣了遼國使節的跋扈。他們經常一件事沒得到滿足,馬上就亮出刀子來吆喝。

所以韓侂文雖然心裡害怕,但是還沒被嚇到暈厥。

還能說人話——理智還在。

“韓侂文,我們兄弟不管你有什麼誤會。我們只認一條,你若是再敢謠言折家造反,若是再碰折家半步,某家這把寶刀,定取你項上人頭!”

說著話,韓侂文只見眼前刀光一閃,接著腦瓜頂一陣發涼。

不好,腦袋掉了。

他剛要痛哭,卻見那匪徒手裡抓住一縷頭髮,在自己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