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彥來到府州

韓世忠想要找秦牧,卻根本找不到他的人。

秦牧這時候已經來到了寧邊。現在已經進入宣和五年的三月份,到了棉花種植的季節。所以秦牧只能丟下手頭的工作,再次來到寧邊。

棉花種植,除了他沒人會,雖然秦牧也不是農民,但是他好歹見過棉花。

在二十一世紀,秦牧特意去農業大學請教了專家教授,現在他好歹也算半拉農業人才了。

棉花種植,或者說大部分農作物的種植都很依賴溫度。如果溫度不合適,植株長不好。

後世河套地區的溫度情況並不能用來作為依靠,畢竟這裡是千年以前。

秦牧只能把全部的棉花種植基地劃分為三塊,間隔著日期分三批種下了棉花。這樣基本能保證至少有一批能長好。

根據後世的知識,秦牧教會了農林局的技術人員如何種棉花。

農業和林業在後世是分開的,不過在這個時空,秦牧可不敢奢求,河套這三座城市的農林局加起來也不過十幾個人,這已經是折可求能給他提供的全部了。

不過有就比沒有好,十幾個總好過一個沒有。農業的種植又不是高科技,沒什麼太高技術含量。

農業真正技術含量高的全是工業領域,科技領域,比如育種,比如水利建設,真到了農民種地這一塊,種棉花和種別的也沒多大區別。

秦牧來寧邊,種棉花是一塊,更主要的是要搞水利建設。

棉花生長需要大量的水,沒有充足的灌溉,棉花長不好。

同時秦牧,或者說折家面臨一個非常巨大的麻煩,就是李彥親自來了府州。

李彥是趙佶的心腹宦官,如今提舉西城所,管理天下公田,他到府州幹什麼,簡直不言自明。

本來趙佶是要對摺家下手的,或者說至少要敲打一下折家,但是偏偏這時候出了正一道造反的事情,有張天師出頭,一下子把事情給扛走了大半,這讓折家頭上的危機暫時解除了一些。

可是面對李彥,折可求也不能怠慢。

他現在非常理解秦牧的戰略。

破壞容易建設難。如果換做從前的他,有了近衛團這樣的武裝,他隨時隨地都想造反。甚至造反都不是目的,打下汴梁城沒什麼好稱道的。

只有滅了金國,西夏,吐蕃,這才算是不負此生。

但是折可求現在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就是把這些地方全打下來又怎麼樣?天下還不是那個天下嗎?百姓還不是如從前一樣的生活嗎?

那樣來說,趙家做皇帝和折家做皇帝又有什麼區別?

如今折可求已經越來越認識到未來世界的面目,他更想做的是把那個妙不可言的世界親手建造出來,所以他也認同秦牧的看法,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

至少在棉花糧食基地都沒建成時候,不要和大宋打起來——那樣太耽誤建設了。

可是李彥來府州不是為了給折家時間的,恰恰相反,他是來調查情況,找麻煩的。

劉光世說折家擅自出兵,拿下了寧邊,這個到底是真的假的?

劉光世還說府州麟州的人口大量出走,這又是真的假的?

李彥必須弄清楚這些。

這兩件事都非常重要,前者涉及到折家是不是擅自開邊,後者涉及到地方是否安定。

結果沒用多長時間李彥就弄清楚了,這兩件事都是真的。

府州和麟州的人口大量移民到下河套地區,這對兩州地主的打擊是致命的。可是他們卻無能為力。

之前去寧邊的移民成為這片大地上最好的例子,他們已經是先富起來的那一群人了。

因為三成的地租實在是極大的仁政,比起本時空普遍接近六七成的地租,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這樣就算折可求今年不再動員,都會有大量的佃農跑掉。佃農不是奴隸,他們跑了,地主還真沒辦法。

就算他們拿著佃農的欠款單據去找本地衙門說理,就算衙門斷定他們有理,可是又能改變什麼呢?

衙門,根本無法執行判決,因為人都跑國外去了。他們有本事去寧邊要人嗎?

不能執行的條文,還不如擦屁股的廁籌。

現在不只是府州麟州大量流失人口,就是豐州劉光世手下也有不少農民舉家跑去了寧邊。

這就好像後世美帝的西部大開發,民眾自發的向西邊跑,因為那裡有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

這是一種趨勢,根本無法阻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