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這裡喝酒吃肉呢?
但是事實勝於雄辯。陳東這就要去罵蔡京了。張炳被秦牧的預言嚇壞了。秦少爺前知五百年——連蔡京祖宗的事都知道,可是他還後知五百載——陳東沒幹的事他都知道。
這樣的人,真不能當人看。這得建個生祠供起來。
如今汴梁城內,怨聲載道。陳東登高一呼,再加上張炳暗中鼓動,立刻就湊齊了數萬人口。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宣德門前。
陳東以手指天,厲聲喝道:“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見《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忠義十—陳東傳》
陳東要趙佶殺了這幾個人。
實話實說,秦牧並不覺得這些話說的對。
蔡京買官賣官見風使舵,梁師成自己私下寫聖旨,這當然可以說是大罪。
但是李彥結怨於西北,是清查田地,說實話這件事雖然是針對折家,但是這事本身沒有錯誤。就是秦牧坐天下,也要清查田畝的——總不能一本糊塗賬吧。
而朱勔結怨於東南,純粹是趙佶的錯,他就是個背鍋俠。
至於說王黼童貫“創開邊隙”更是胡說八道。是金國和遼國要打宋國,和這倆人有什麼關係。
就是沒這倆人,金國和遼國要打還是打。他們這鍋真是背的莫名其妙。
但是陳東就這麼說,誰能怎麼著他?
真沒人怎麼著他。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現在趙佶都不敢出面。
行,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現在百姓氣太大了,得殺個雞給百姓出出氣。
於是趙佶扒拉來扒拉去,先把朱勔給免職了——這個雞最小最好殺。
這也算是讓百姓多少出了一口氣。
百姓出了這一口氣,局面就可以再拖延一下。因為目前有兩個好訊息,給了百姓巨大的希望。
第一是康王不顧安危,親身去和金國人談判,萬一談成了敵人撤軍呢?第二是殿中侍御史李綱被破格提拔為京城四壁守禦使,全權負責汴梁的防務。
李綱在民間風評很好。這也是必然的。他的工作就是彈劾人。給官員找不自在,自然能獲得百姓的好感。
有這兩個利好訊息,再加上官家雷厲風行的處理了朱勔,百姓就又能忍耐一陣了。
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金兀朮正在和趙構飲酒。
“哈哈,你們大宋的百姓,真是愚蠢啊。”金兀朮幹了一杯酒——還是趙構帶來的禮物二鍋頭,輕蔑的說道:“康王殿下,你說讓趙佶禪位於太子,這個要求我可以答應你。不過,你能給我們大金什麼好處?”
“四太子,如果金國以父皇禪位於太子做退兵條件,逼迫趙佶讓位,我當然有報答。”
“什麼報答?”
“四太子,明人不說暗話。金國兩路進軍,東路軍在汴梁城前,西路軍在哪裡?”
“你……”金兀朮坐不住了。打人別打臉。現在金國別看氣勢洶洶,但是已經有點色厲內荏了。
之前的計劃是東西兩路分進合圍。完顏宗望帶隊出幽州,完顏宗翰帶隊走大同。
東路軍勢如破竹一路來到汴梁城下。期間郭藥師投降,張俊逃跑,可以說沒費多大事。
但是完顏宗翰帶領的西路軍卻在出了大同之後,遇到了頑強的阻擊。
宋軍新生代名將岳飛以太原為依託,用兵神出鬼沒,只打的完顏宗翰寸步難行。實際西路軍根本就沒走到太原邊上,他們被岳飛擋在太原以北兩百里外。
這樣東路軍就陷入了巨大的危機。
別看西路軍被岳飛打的狼狽不堪,但是他們隨時可以撤退到大同。這樣糧食就不用發愁,至少安全還有吃的。
但是東路軍不同。他們已經遠離了金國的國土。完顏宗望的打算是進汴梁吃大宋的糧食。
現在金軍被擋在汴梁城外兩個多月,如今又天寒地凍,無處覓食,東路軍的糧食已經不夠吃了。
如果西路軍不殺過來,東路軍也得退兵。只不過金兀朮欺詐趙構不知道金軍的內情,強撐著氣勢而已。
現在趙構點明瞭西路軍的困境,金兀朮也裝不下去了。
“康王,你要怎麼做?”
“很簡單。四太子,記得我和你之前的誓約嗎?”
“從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