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歷663年到664年。
呂茗在北方一切開展極度順利,(沙暴集團)四十二萬噸水泥在渤港卸貨,然後依靠著北方陸地天然河流航道,一路運送到新建的居住地,形成一個個平房為主,如同二十世紀末縣城一樣的居住地,同時北拓集團也利用這些航道出口大量原木,平衡貿易。
四個城市居住地就這樣快速建立了,而呂茗以這四個城市為基礎掌握的農業經濟區總面積達到了7萬平方公里,這個農業經濟區由於是沿河流展開的衝擊平原區,所以總外形看起來和手掌一樣,可以依賴機械化耕作的肥沃之地。
當然軍事上不可能只守著經濟區,拓北集團現在軍事上控制區達到了30萬平方公里。
【而總戰略地圖上】
北嶺以南,雁北關以北,浩北高原以東,總面積雖然是13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脈,可開耕的土地約為15萬——20萬平方公里左右。
拓北集團在未來依賴的經濟體系是第一產業。當然第一產業足夠龐大,自然能夠積累足夠高的工業經濟體系。
所以現在看來,雖然呂茗現在控制地盤總體偏小,按照他現在控制的農耕區,在北方領土拓展的比例應該是60到70萬平方公里。
這是因為呂茗現在初來乍到,戰略上目前只抓住農耕區的重點,未能將自己全部的軍事勢力展開。
而要是全部展開,就要和當地遊牧勢力展開衝突。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要在軍事上打服當地遊牧勢力。然後在經濟上,形成畜牧業產品換輕工業產品的模式。拓北集團可以說就能立刻在領土上膨脹,形成勢力延伸到浩北高原,總面積達到三四百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勢力。
因為:現代經濟下,遊牧經濟註定依賴城市經濟,各種輕工業品只有城市能夠出產,而想要將原始遊牧業升級到高效的大牧場放牧業也必須依靠工業區的幫助。
農業民族通常是以糧為綱,遇到年成不好,產量下降一兩成心疼整整一年。但是你要了解到原始遊牧的損耗,呵呵,牲畜哪年過冬不掉膘,不凍死一大批?心早就麻木了。
只有工業勢力才能幫助遊牧民族止損,首先修建鐵路,運輸大量建材,修建穩定的磚瓦過冬房,輸送燃料,確保冬季所有牲畜存活率提高。
再者在冬季到來之前,透過貿易將遊牧民大部分秋季長膘的牲口給直接消費掉,免得留在牧民手裡掉膘。牧民手裡只留下母羊和小羊,冬季對囤積的牧草需求減少。上述兩條,就能讓草原出產率大大提高,更別說人工培育牧草,飛機遏制蟲害這些更高等的操作。
所以遊牧民族在工業時代只能附屬於工業文明。倘若完全斷掉聯絡,瞬間能夠比農耕區最窮的地方還慘。
所以蘇鴷給呂茗的定北策——軍事征服,貿易秩序繫結所有部落族群,同時用礦業股份收買當地上層(也就是僱傭當地上層,做礦場保安)。
……
統治是奠定一個秩序,一個各方都認可的秩序。當然也不得不提呂茗現在集團內部的兩大利益集團。
拓北集團現在內部有兩個利益群體。
第一個群體,就是塞西人,他們出自異國,在太雲滅國後,這些士兵們在將帥的帶領下投入寒山,尋求庇護,這簡直是搞笑。寒山不要他們,他們在無根如萍時,遵從命令隨著呂茗出關。
第二個群體,就是寒山的寒門集團,呂茗集團核心有十七位生產中位職業者,十一位戰職中位職業者。他們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家道中落的寒門弟子。在少年的時候得到呂茗幫助,而千金市骨,隨著呂茗現在已經有封疆大吏資格,連帶一大批寒門弟子前來投效。
針對塞西人,充分利用了他們想要落腳,以及溫飽後“復舊國”的那點小念想。蘇鴷制定了類似宅地法,戰功評定等一列制度。
而針對那些寒門,蘇鴷則是利用了他們想要恢復家門榮光的精神,制定了公平但是相互監督的寒門政治。
呂茗集團的對外戰略清晰明確,對內各方高度團結。——蘇鴷:“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接下來,你騎臉就行了。”
嗯,蘇鴷並沒有對呂茗說這些俏皮話,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輔助系統’,蘇鴷要幫呂茗奠定穩固的根基。
【電氣歷664年7月21日,在闊定城,軍事要塞的四樓上】
一個四米大的軍事地圖在桌面上佈設,這張軍事地圖的內容極度詳細。
例如河流,不僅僅標註了每一個河流的位置,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