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歷659年9月13日。
太雲帝國和荊川帝國保持了四十年的友好,是因為一件“小事情”而打破的。
太雲帝國的一支礦物考察團,被荊川的軍警扣留。雙方發生衝突,導致太雲帝國考察團內十四人失蹤。
這個‘小事情’在荊川帝國朝堂看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兩國已經友好了幾十年了,當今太雲皇帝的親孃也是荊川皇室的公主。這種小風波根本不可能持續的。
但是整個荊川的上層錯了,他們原本惦記的兩國皇室之間的世交友好,似乎是一夜之間消除了。
當天下午太雲帝國電令荊川必須放人,並且停止在銅川對太雲的軍事入侵行為。
十四個小時後,太雲帝國的大使遞交了一份國書。而上面,附帶一份218年前的交割契約。
荊川朝堂一片譁然。
【要說清楚這背後的故事,得從三百年,不,得從五百年前說起】
五百年前,一個機械師家族從太雲帝國境內出走,來到了荊川境內。當時荊川帝國將銅川的封地給了這個機械師家族。
而這個機械師家族立足於此地,在數百年內將荊川的軍事工業規模提升了二十倍,將原本荊川較為落後的軍事技術更新到時代一流,且將原本的規模翻了六番。而荊川帝國國力因此倍增。
既然國力強大,那麼荊川就開始‘作’了。向北進犯玉群,向東進犯浙寧,連年征戰,消耗國力。
最終經過三代君王的揮霍,荊川的國內外矛盾終於開始爆發。也就是在230年前,浙寧開始攻伐荊川。浙寧的軍團七戰七捷,打到了荊川的首都。而當荊川帝國喪失國土一半以上時,生產力丟失三分之二。
各國對荊川衰落樂見其成。在荊川孤立無援的時候,只有太雲帝國答應了軍事援助,但是,條件是銅川。
是的,這幾百年來,太雲一直盯著荊川西邊,在荊川強盛的時候默不作聲,但是荊川衰落了,自然就開始找機會了。
而荊川當時的首相,恰恰就是封地在銅川的那個豪族的。所以太雲與其說對荊川索要封地,倒不如說是重新招攬這個家族。
這位首相名融北星,在當時主導了對太雲的簽字,請來了救兵。然而就在荊川成功復國後,太雲等著融北星重新帶著族人歸附時。
復國後的荊川這邊突然變化了。融北星由於“揹著”帝國,被彈劾下臺了。
當時荊川帝國皇帝,親筆信寫得感人至深:“祖先之地不敢割讓。”然後派遣使者前來太雲,尋求用其他經濟利益來補償太雲的援兵。
太雲頓時覺得荊川不講道理,當時的太雲皇帝,朝明巨覱認為:“地你可以不給我,但是人你得給我!既然融家觸犯了荊川的國法,那麼就把融家貶下來,送到太雲來抵掉這次出兵之恩。”
但是荊川這裡,在這裡又磨蹭了。
最後太雲明白了。感情,這一切背後,就是融家自己自導自演的。
融北星壓根就不想讓家族重歸太雲,所以在請完太雲的兵後,讓荊川皇室貶斥自己一人,使得簽訂的借兵條例不具備效力。
太雲皇帝不堪受此奇恥大辱,他當即出兵進攻荊川。
次年,太雲的軍隊搶下了銅川半個礦脈,但是銅川另一邊工業區的裝置還有人口,被融家遷走了,如此清野堅壁,讓太雲此次入侵以失敗告終。
軍隊佔據不能開採的礦脈,毫無作用,太雲什麼都沒有得到。
兩國的樑子徹底結下來了,而太雲皇室朝明家族,也明白了融家不想回太雲的心理。
太雲和荊川隨後冷戰百年。而直到百年前,太雲覺得和南方大國保持敵對,不符合太雲的戰略,所以太雲派遣使臣主動緩和了與荊川的關係。
【然後太雲的戰略就轉入了北方,在北方與多國發生對抗屢屢獲勝,而最終懟了北邊的縱盟】
在渭水之戰前,太雲的戰略壓力都是極大的,所以對荊川保持著交好,而銅川問題就這樣被擱置了。
然而隔了兩百多年,荊川也有了錯覺,自認為太雲帝國在沉默中已經放棄了對銅川領土的索求、預設了結果。
但是他們錯了。太雲一直沒有承認放棄銅川問題的,只是準備在實力足夠強的時候,以此師出有名,對荊川大動干戈。
今日太雲國力已經勝過荊川,而在外交上也已經成功孤立荊川,這個藉口此時拿了出來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9月20日,當今荊川皇帝的叔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