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被壟斷的大製造師

宇宙歷834年6月,磁雲星,大風暴區域。

此時全球各地都有部門研究電鏈蟲,且這些研究所研究的電鏈蟲,已經快速加入了和原碎齒獸的生態鏈資源爭戰中。

在那些富饒的液氫層,採用氧化毒物的電鏈蟲和滿嘴液壓滾齒的碎齒獸相互之間五五開。(碎齒獸仗著幾百年進化的細節優勢,讓電鏈蟲還是未能在生態鏈的搶奪中出現壓倒性優勢。)

在此時,掌握電鏈蟲原生設計的均摘星卻依舊逗留在大風暴區域內,似乎無意間掀起了潮流,卻對潮流的後續反應遲鈍了!沒有參與這場全球爭霸中。

其實不然,某人只是在“高築牆,緩稱王!”

均摘星所在實驗室在這半年內,迎來了六百多位研究學者的合作加入,並且和其他地區的實驗室交換資料,研究的效果和程序非常快。

他之所以停留在大風暴地區,那是因為大風暴地區是整個星球落差環境最大的地區,在這個地區內實驗,能讓電鏈蟲在某些細節上進化成獨一無二的模式。

(人類先祖和其他靈長類出現巨大差別,是在於東非大裂谷,奇特的懸崖地形讓人類徹底直立)

在大風暴區域中央的低壓中心,四面八方的氣流都是以核心赤紅區進行季節性旋轉。

電鏈蟲和風箏海葵的系統有大量持續最佳化的餘地。若是馬馬虎虎的讓自己控制的生產者系統呈馬尾藻那樣糾纏在一起,很顯然,效率遠遠不足。

這種效率問題,在其他富饒穩定的液氫海域或許並不是問題,但電鏈蟲想要在風暴區內從原始的走牧模式變更為種田模式,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在大風暴區域內,風箏海葵的巢穴開始被育種成一種規整的模式。這種規整的風箏海葵母巢,就如同一個個撐開整齊大網的建築平臺!

每一個平臺的質地都是以鋁為主的合金,看起來是直徑十公里到三十公里的大環,環內是一疊一疊頁面似的結構。而在大環外圍有著扇葉。

這些平臺每天週期性地從密度不同的液氫層中,降落或升起。帶動著周邊數百公里的網路在收集大氣電荷時,也將液氫層中的有機物過濾乾淨。

如果從外太空中看到這一幕,大風暴區域外圈這十幾萬公里的環形區域,就如同生命在呼吸——蔚為壯觀。

……

在磁懸浮城市的觀測塔中,均摘星看著腳下井田一樣龐大的濾網。

因為濾網的存在,原本充斥著鐵離子的液氫大氣,現在變得格外清澈,透過那幾百米大小的網孔,可以看到下面有一層濾網,以及更下面一層,直至那難以照射的深淵。如此場面能讓人心生幽暗恐懼。

所以均摘星對著下方俯視了一會兒後,就抬起頭轉向了星空,看著土之星的方向。

而在均摘星的身邊開啟了一組組介面,介面上的資訊是關乎於這個星球上的考古學。

【沒錯,磁雲星有考古學。金之星上也有】

在磁雲星上,當一個物種死去後,所有含碳,含矽的化合物被其他微生物吞噬一遍後,會有機率殘留一些,鐵,鋁化合物的骨架外殼。這些金屬殘骸緩緩下沉,最終會墜入到金屬氫上層的沉積物中,變成其中的化石。

化石是能夠記錄地質層時期的資訊。

磁雲星的化石層上清晰的記錄著兩萬兩千年前人類崛起的痕跡,在那個地層,大量不同於這個星球上原生物種的馴化種留下化石。這些痕跡讓今日的人們窺見當時磁雲星開採業繁盛。

當然,由於兩萬兩千年前人類崛起的時期非常短暫,主導的物種演化只有短短兩百年的時間,所以那個時代的人類主導的馴化種其實不如當今聯邦搞的物種複雜。這也是少有的幾個已確定當今勝過兩萬兩千年前技術領域的方面——畢竟當今人類在磁雲星停留的時間是當年人類的三倍!

不過當時的人類思路和當今人類思路不同。當時的人類走的是讓生物轉型疊甲,而自己在生物體內構建大量複雜的機械系統,讓疊甲的生物能夠深入到液氫極深的地方,安全地把大量的物質開採到上面。

均摘星介面上所能查到的考古圖片資料中,這些龐大的馴化種骨骼都是連綿三十公里。人類的戰艦龍骨都沒有這恐怖。絕對讓當今人類心跳抽動。和其龐大體型相比,巨獸頭部的“吸管”口器內部還殘留著盾構機系統。

從純技術的角度上來說,為了驅動這樣的巨獸,要配備電控制系統,核反應鍋爐,比起當今人類僅僅是用軟體控制改造種,這種巨獸完全是機械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