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殺敵的效率有高有低,但不外乎開始和結束,中間時間的拼殺不管優勢還是劣勢,反而死傷的速度並不快,這時候,吐魯番的步兵加上死掉的輜重兵已經傷亡了近萬。
兩邊的對決也已經處在僵持階段。哲思兒手下的幾個萬戶和幾十位千戶也知道這一仗不容易打,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麼難打,四萬多人打一萬,竟然只是均勢,大明的一千重騎還沒有入場。
哲思兒同樣也明白,可能自己的敗績將現,但是同樣的他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大明軍隊和吐魯番大軍也只是平分秋色,仗打到這個時候,就是再拼一口氣,哪一方先扛不住,哪一方就敗了,兩軍身後都沒有城防和軍寨,在這平闊的戈壁灘上,除非一方認輸,或者一方全軍覆沒,在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哲思兒恨不得殺了對面煩人的騎兵領將,但是對方自知敵不過他,一直躲著他,滑的像只泥鰍,自己還得防備著隱藏在其中的“毒蛇”,冷箭一直沒有停止過,身邊的三百親兵中很多士兵因替自己擋箭掉下了戰馬,三百親兵只剩四成,五千輕騎也只剩三千多一點。
當然作為對手的朱臨昭也不好過,仗著甲具優勢,手下兩千人,死掉的並不多,只有兩百餘人,但是拼殺到這時候已經半數以上帶傷作戰,騎戰中掉下馬,只有死路一條,作為騎兵最憋屈的死法就是掉馬死於成千上萬的馬蹄之下,戰場上沒有傷感的時間。
哲思兒這時候也沒有辦法指揮作戰了,袁凌鳯幾人也是一樣,大明軍隊和吐魯番軍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漸形成三個近在咫尺卻不能相互幫持的戰場上,這也是袁凌鳯和眾人最想看到的,三個戰場大明軍隊在苦戰,但是打成均勢早已經超出袁凌鳯的預想,不過這樣也好,重騎晚一點入場,大明軍隊的勝算多上一分。
哲思兒他想去攻擊中央的車陣,但是朱臨昭這兩千多人,除了最先硬碰硬的打了一會兒,現在一直在周圍糾纏著,冷不丁王府親兵還會衝到近前砍殺一番。雙方你來我往之中的哲思兒反而吃了小虧。同樣的作為對手的朱臨昭一部也沒有辦法去支援中央戰場。
另外一端的戰場,王府三千親兵分為三個千人隊,依靠著駱駝和馬匹的速度差異,在駱駝騎兵中來回穿梭殺敵,相互照應,不得不承認,瑞王府的親兵們卻是有一套,可以和天下諸多大族相牽制的王府宗室每一個王府都不簡單。
從全軍決戰,到現在這個時辰,已經有了一個時辰,兩方計程車兵們都已經開始出現疲態,不過,大明一方從上到下都是樂於見到這個現象的。
從小學武的優勢也就在於此,戰場上,比敵軍多一分耐力就能多兩分優勢,一減一加,剛才還是吐魯番大軍稍佔優勢,這時候輪到吐魯番大軍犯難了,大明軍隊這時候反而越打越自信,各種小的軍陣一套一套的用在敵軍身上。
打到這個份上,吐魯番軍隊撤也不是,打也不是,進退兩難,哲思兒雖有勇力,但是他卻輕敵了,袁凌鳯作為主帥身處戰線前端,是知道大明軍隊壓根就不需要他指揮,手下都是精兵強將,該怎麼打仗,手下的百戶們都可以作為袁凌鳯的老師,他的作用也就只有身先士卒,提高士氣了。
吐魯番大軍士氣在軍前鬥戰中傷了三分,哲思兒他知道這時候他最好的選擇就是像袁凌鳯一樣身先士卒,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如果哲思兒看到中央戰場的戰況,估計會後悔死,兩萬多人打四千,正常情況下穩穩取勝,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中央戰場上的大明軍隊,幾乎沒有多少人戰死,車陣上的人受傷了,後面隨時有人頂上,保證車陣的完整,傷兵被輔兵或拖或抬送到中央,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一刻鐘前白覆在帶著最後一百族衛支援車陣後,王百川身邊已經躺滿了上千傷兵,有車兵,有嶺衛,還有銳士,這時候已經搖搖欲墜,幸好白復帶著一百嶺衛的生力軍進場,不過這也堅持不了多久,當照顧傷兵的輔兵們都頂上去的時候,王百川知道,該是一槌定音的時候了。
王百川取下腰間的短弓,將響箭射向車陣外圍,尖銳的響箭聲劃破戰場上空,當響箭落下的時候,朱一沒有猶豫,一催馬匹就向戰場殺去,一千重騎的馬蹄轟鳴聲,戰場上的每一個吐魯番人都開始心生畏懼。
這個時候,兩翼大明的騎兵雖然沒有多少戰損,但是箭矢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準備和吐魯番的騎兵近戰拼命了。
一千重騎插入戰場,大明軍隊計程車卒們和戰將們身上頓生一股力量,重騎沒有去攻擊中央步兵,反而是衝向駱駝騎兵,因為這是重騎可以最快解決戰鬥的戰場,之前的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