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人聲勢頗大,德王徵召民兵會同王府親衛已於大清河一線禦敵,禹城和濱州兩地官員徵募兵員與賊人對峙土河,不讓賊人南進,河間府瀋陽大同兩中屯衛星夜賓士,沿故城,景州,吳橋,寧津,慶雲,一線佈防,防止賊人驚擾北直隸,賊人裹挾百姓十七萬戶,每戶抽丁,號稱三十萬大軍,東昌平山衛北進高唐州,恩縣。登州水師已經封鎖海域,現在的形勢便是這樣。”
崇禎點了點頭說道:“很好,可有平叛之策?”
李度搖了搖頭,說道:“賊人勢大人多,我們的兵馬太少,防止賊人流竄還可,平定,恐怕。”
崇禎搖了搖手,說道“命南直隸河南山西北直隸各地駐軍,靖安各地,不可輕舉妄動,這件事朕已經有主意了。戶部,吏部。”
戶部尚書王顯走出來說道:“戶部,可支撐十萬大軍,嗯,兩個月,不對,三個月,要是內府可以一同,可撐半年。”
崇禎點了點頭,三四年時間,戶部終於算是緩了過來。
“臣請罪。”吏部張翰林,一出來就跪下來了。
崇禎搖了搖手,說道:“不關你的事情,你才上任三月不到,還輪不到你請罪,肅清吏治為吏部職責,放手去做,不知道的,去問錦衣衛。”
張翰林聽到這裡,眼中一亮,大聲說道:“多謝聖上。”
崇禎眼睛一轉,看向內閣,首輔嚴衡,知道到自己說話了。
清了清嗓子說道:“內閣來時,已經商議過了,此事不能拖,越快越好。”
崇禎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這樣,那派誰去呢?”
兵部尚書站出來說道:“各地衛所抽兵,路途遙遠,耗費甚巨,邊軍不可調動,現在只得從京軍出兵了。”
兵部把擔子丟到勳貴身上,英國公知道兵部對五軍都督府早已不滿,京軍七十二衛,人吃馬嚼,厲兵秣馬十餘載,卻不歸兵部統轄,可是京軍是幾十家勳貴的心血,論起投入,兵部只是零頭,勳貴要地位,就要付出,京軍七十二衛,三年裡被崇禎換了一半人,勳貴,勳貴,皇帝才是最大的勳貴,宗室那些十衛精兵,加上各地王府宗室送來的人,將京軍裡面那些老而不堪的老兵油子替換掉了,這些人退出軍伍,分給他們各地宗室或者皇家的閒置土地。
京軍換血,兵部不是不知道,揣著明白裝糊塗,英國公只得硬著頭皮走出來,只是崇禎揮手攔住了英國公,說道:“京軍戰力不堪,英國公督促五軍都督府各位都督,好好給朕練兵,要誰還像以前那樣,就別佔著位子了,給朕騰出來。”
英國公討了個沒趣,退了回去。
武英殿陷入了沉默,這時候,駱養性知道自己還說話,得罪人不說,還沒自己好處,只是他看著崇禎的眼神,知道自己只得站出來。
“臣舉薦鎮武衛,鎮武衛新建近一年,是離得最近的可調之軍,指揮使袁凌鳯,也是軍中悍將。鎮武衛精騎五千,馬步軍一萬,且軍備完整,諸位大人以為如何。”駱養性站出來淡淡的說道。
能站在這裡的人,都不是傻子,鎮武衛這支特殊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個膨脹的怪物,鎮武司,東西鎮武司,鎮武衛,從無到有,成長之快超乎想象,作為大明帝國最頂層的人,他們知道的遠比常人多的多。
鎮武衛,掛著衛名,實則威勢不下邊鎮,一萬五千職業化的戰兵,遠比大明其他軍隊來的厲害太多,大明常備軍中只有邊軍的一部分,禁軍,鎮武衛三支軍隊是不需要屯田戍衛的軍隊,這是一支隨時準備打仗的軍隊,前有西鎮武司,今有鎮武衛,看著坐在上首的崇禎帝,眾人心中一緊,大臣和皇帝從來不是一條心的,崇禎在小事上妥協,三年多來朝堂上的大臣幾乎換了一遍,對於內廷也是絲毫沒有留情,現在崇禎終於不用依靠任何黨了,因為黨爭已成笑話,升官升階,崇禎卻將權利握在手中,死死不放。
不過現在鎮武衛勢力已成,軍方都沒有說話,文成就更沒有理由反對了。
於是,崇禎第一次見到了眾臣沒有爭吵的畫面。
“那就著鎮武衛出兵,兵部責令各地衛所警惕白蓮起事,吏部戶部安撫各地。農賦再減一成,少掉的這部分,由內府補足,朕的內帑今年不再有戶部撥銀,這部分錢分給百官,去辦吧。”崇禎知道現在還不是逼迫文官低頭的時候,只得安撫,打一棒子給個甜棗,六部無顏,崇禎就要給他們甜頭,不然六部硬要和自己對著幹,自己這個皇帝還真的沒有什麼招。
拿人手短,吃人手短,眾人知道自己的皇帝是一個本性薄情的人,此時到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