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五章 卸甲還鄉

除了用料不一樣,肩甲的樣式也和衛內現在普遍裝備的山文甲有些不同。

右肩獅頭,左肩牡丹,胸口泛藍,顯然這副甲已經達到了現在鋼坊用鋼的極致。

同樣的其他山文甲左肩甲除了千戶虎頭,百戶狼頭外,百戶以下並無裝飾,不過相同點是右肩都是一朵遍佈肩甲的牡丹。

除了這些,脖子圍繞一圈的頸甲和頭盔嚴絲合縫,進一步減少了弱點。其他的關節處也有整體的護甲。

白布為袍,銀甲銀盔。這就是袁凌鳯心目中鎮武司的形象。

拿起木架上的鋼盔,盔上卻沒有多少裝飾。只是釘著帶著花紋邊條,加上裡面韌性更好的鋼製內筋,新增了一份堅固。

穿好甲冑,袁凌鳯拿起中清劍。

“呼,是時候了。”說完,袁凌鳯走出大帳,去後軍交給上官無名一封信後,袁凌鳯在西鎮武司大營裡面轉了一圈。

帶著憨厚笑容的後軍老卒,稚氣未脫的中軍小子,軍列嚴謹的右軍步卒,穩如泰山的前軍重騎,跳脫靈動的左軍輕騎。

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走了一圈,很多在休息計程車卒會親近的和袁凌鳯打招呼,有時候袁凌鳯還會停下來和他們交談。

沒有人知道,袁凌鳯其實已經去意已決。

壓抑,失望,袁凌鳯知道,再待下去,手上擁有實權的自己會釀成多大的錯,昨夜仔細想過,之後,袁凌鳯不得不承認,是自己太過天真。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說的沒錯。

看似大明簡單的一退,卻是將一堆肋骨丟到長城之外,坐等林丹和八旗拼個兩敗俱傷,這是陽謀。

女真要擴充領地,察哈爾要收縮勢力,讓兩家結仇,為大寧之地去博弈,大明騰出手來,解決北方大旱可能會造成的饑荒,梳理南方錯綜複雜計程車商集團。

這一切朝堂上看的很清楚,能進入外廷內閣的沒有傻子,大明的風向變了,朝廷知道該怎麼去做。這些不是他袁凌鳯可以評判的。

居於深宮的崇禎,誰也看不清,摸不透。

袁凌鳯昨夜想了一夜,知道自己這個官是做到頭了,至少這兩年是。

十一月北上,是崇禎給自己的一個交代,而自己也需要給崇禎一個交代。

看似沒有處罰,但是袁凌鳯觸及了崇禎的底線了,武將出身,就不要去做職權之外的事情。

要不是袁凌鳯當初將南商之事交給武斌,派王百川留在南方料理後事,自己率先押糧回京。

恐怕,袁凌鳯可知道歷史上那些觸碰到崇禎底線的人,最後落得一個什麼下場。

袁崇煥凌遲處死的前例還在前面,袁凌鳯不想步這位同宗之後。

現在在外人眼裡自己還是一個晚輩,所以,文官們不屑於打壓,勳貴們也只是淺嘗即止的釋放出一點善意,武將們這些年沒有什麼發言權,暫且不提。

大明這潭水太混了,崇禎對袁凌鳯還是有一份香火情的,不說別的,內庫中逐漸多了幾層的白銀做不了假。

以後的安排已經做好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的世界,確實不適合自己。

回老家種地,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走到食堂,袁凌鳯端起來一盤吃的,坐在中軍的幼軍之中,給他們講述南方的風俗人情,在一幫小傢伙崇拜的眼神注視下,親兵們牽來馬,袁凌鳯翻身上馬,身後二十親兵緊緊跟隨。

過安定門,入京都,留下親兵等候,袁凌鳯下馬,遞上腰牌,求見崇禎。

盞茶之後,默劍走了出來,“聖上國事繁忙,將軍請回。”

袁凌鳯望著門,點了點頭,對著默劍說道:“勞煩公公,這三封信,這三封信交給聖上。”

默劍點了點頭,將三封信放到懷裡,對著袁凌鳯說道:“你放心。”

袁凌鳯單膝跪地,將頭盔摘下,之後是身上的盔甲,一件件甲具卸下。

親兵將袁凌鳯的將印交給袁凌鳯,袁凌鳯雙手高舉,默劍接下將印。叩首三次,袁凌鳯就要離開。

“聖上口諭,袁凌鳯有功於國,授懷遠將軍,加輕車都尉。”默劍的聲音響起。

袁凌鳯沉默不語,對著宮門三拜九叩,站起來身來。

身後二十親兵,全數下馬,看著自己的主將卸甲,他們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轟”二十人整齊的跪下。

“卸甲。”三十一喊道,二十個親兵,將自己的盔甲卸下,從這一刻起,他們再也不是西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