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進急決

銀抵功,講點實在的,戶部哪裡拿的出來這筆錢。

大明積憂太多了,花錢的窟窿是越來越多,這兩年透過周皇后的內庫,暫時緩解了缺錢的緊要口子。

只是就連袁凌鳯此次出征的餉銀,朝廷,甚至是崇禎都沒有掏出來一分錢。

而軍費,若是平時養兵用不了那麼多,一旦處於戰時,一萬多人的鎮武衛堪比吞金猛獸。

這一仗按照三個月時間去算,那至少需要軍費五十萬兩。

現在鎮武衛所需都是從本部後軍山城調出來的,而這些原本是用來給京營更換裝備補給的。

各種無奈就是崇禎的現狀。不能否認崇禎的能力,但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對於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這樣。

國庫進賬很多,同樣的出去的也多,糧食銀兩,甚至都不會經過庫房這道手續,就會被運往急需的地方,而現在大明就是這樣的情況。

但是袁凌鳯的請示,崇禎是必須回覆的,關係到前線戰事,崇禎還不糊塗。

取來硃筆,在黃絹上,臨筆未定。

崇禎思考了很久,盞茶還是半個時辰。

崇禎寫下來:“緩進急決。”四個字。

一個模稜兩可的回覆,緩還是急,都要袁凌鳯去揣摩抉擇。

事實上,崇禎希望袁凌鳯可以收復一地便掃清一地。但是派武斌去鎮武衛後軍山城仔細詢問後。

上官無名給出的答案是:“後軍山城傾盡所有,只能維持鎮武衛戰兵兩月之用。”

武斌也開口問道揚言可以讓鎮武衛不花朝廷一分錢的鎮武衛後軍,為什麼到了戰時卻掉了鏈子。

上官無名的回答讓武斌難以再開口詢問。

“禁軍,京營,那一個不伸手,伸手了,我們給了,可是兵部給我們的回報是什麼?收據?一百九十萬兩白銀的借條?請武公公有時間幫我們問一下,兵部什麼時候可以還錢。”上官無名的話很是不客氣,但是確實是兵部惹急了他,鋼甲,兵器,吃食,兵部的調令到了,後軍只能接受,可是曾經說好的財貨兩清,貨物也就是鋼甲兵器什麼的沒有變化,但是言明的銀兩卻變成了收據和欠條。

鎮武衛的執行,或者說,後軍山城的執行,時處於一個極限的平衡狀態,要不是後軍攢了點老底子,恐怕現在後軍山城一點原料都沒有錢去買了,平衡一旦被破壞,不亞於從頭建設。

兵部老爺們可不管這些,鎮武衛要是敢不尊調令,那麼兵部可不會手軟,貶官砍頭,兵部砍一個衛所的將領,不說隨隨便便,但是真的要去做,還是十拿九穩的,即便是鎮武衛出身於親軍。

後來甜頭,誰都想要伸手。鎮武衛聲勢浩大的背後是,崇禎支援力度的減小。

不知道一個月前,還是三個月前,周皇后雷打不動調給鎮武衛的那筆例銀沒有了。

袁凌鳯當時是知曉這件事情的,因為這筆錢先用於朝廷官員的獎勵,接著便是邊軍,之後還有嗷嗷待哺,哭喊叫苦的宗室。

到了晚上,崇禎的聖旨到了。

袁凌鳯面無表情的接過聖旨,皇使是一位陌生的公公,看著意思算是監軍太監,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看著被婉拒的白銀憑據,袁凌鳯知道這位公公的所圖不是自己給的銀兩,而是替某人看住鎮武衛,說的更清楚點,便是替著當今天子崇禎盯著袁凌鳯。

這是慣例,袁凌鳯的選擇只有接受。

回到自己的屋子裡面,袁凌鳯拿著聖旨凝視了很久。

緩進急決,這四個字讓袁凌鳯很是悲哀。

看來崇禎是不打算去管鎮武衛和兵部的糊塗賬了。

緩進急進這四個字,讓袁凌鳯看懂了崇禎不希望戰事拖的太久,同時也要濟南府再無紅巾的我意圖。

所以留給袁凌鳯的時間不多了,而袁凌鳯現在考慮的就是找緊時間,因為原本的三個月,可能只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了。

鎮武衛是用銀錢堆起來的,軍中很多的將領明面上或者背地裡都說過這樣的牢騷話。

三人成虎,袁凌鳯要走的是軍方一脈,沒有敗仗還好說,牢騷只能是牢騷,若是戰敗,這便是袁凌鳯的取死之因。

袁凌鳯知道,鎮武衛要是沒有了從後軍山城順著運河源源不斷運來的補給,恐怕三五日不說全軍崩盤,戰力不足還是會有的,而他袁凌鳯可以掃清濟南紅巾的底氣,卻正好是鎮武衛的戰力。

時間真的不多了,下一步該怎麼做,輕重緩急,各有優劣,袁凌鳯一時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