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2部分

,那就是十足的賣點。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各大娛樂媒體的頭條就再度被葉蘇芒昨天在京都電影大學的講課所取代了。

《葉蘇芒講述華夏電影與歐美電影間存在的差距》——電影週刊

《華夏歐美電影間的差距究竟在何處,葉蘇芒告訴你!》——京都娛樂報

《葉蘇芒抨擊國內藝術片,聲稱靠他們救不了華夏電影!》——蘋果報

………

各式各樣的報道層出不窮,但是主旨卻都在葉蘇芒最後的那一段發言中,因為整場演講看來,葉蘇芒最犀利最精華的一段話就是最後回答的這個問題,可謂是將國產電影的利弊分析的淋漓盡致,那些掩蓋的華麗也被葉蘇芒毫不留情的揭開,露出了底下血淋淋醜惡的一面。

誠然如葉蘇芒所說的那樣,藝術片其實根本不能夠拯救電影市場,它們歸根到底讓觀眾的接受度太低了,而葉蘇芒這一番話,無疑也有為商業片導演出頭的想法,而這些文章出現後,圈內也持兩種態度對待。

那些商業片導演自不必說,一個個紛紛叫好,葉蘇芒的這番話在他們看來無疑就是幫助他們正名了,要知道這群導演在圈外的大眾眼中是風光無限,但是在圈內的認可度卻一直不如那些所謂的‘拿獎’導演,一些人的觀點就認為票房和藝術不能夠劃等號。

現在好了。葉蘇芒的話裡著重提到了票房的重要性,這也給了這群人一股極大的支援,像是號稱hk鬼才導演的王京就直接在自己的專欄發生明公開力挺葉蘇芒,除此之外,那些影視公司的老闆也是或多或少的默默支援,畢竟對於一家電影公司來講。票房確實才是關鍵之處。

而對於那些藝術片導演,葉蘇芒這番話無疑就是一忽然從天而降的驚雷,直接轟在了他們的頭頂上。

以往的藝術片真的很難混,電影公司不待見,沒有投資不說,圈內也受到那些商業片導演的排擠,甚至在院線上也受到歧視,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就是那些個國家乃至世界級的獎盃了,現在葉蘇芒的一番話卻要連這一點榮譽的地位都要降低。這簡直就是觸碰了他們的最痛覺之處。

一些老人直接毫不客氣的公開表示葉蘇芒話裡的意思不對,委婉一點的就說葉蘇芒還不夠成熟,但是藝術片導演的反擊和商業片導演的支援就顯得有些薄弱了,在大眾中的支援度也不算高。

這一方面是葉蘇芒本身的身份地位讓那些線上的藝術片導演都有所顧忌,畢竟對方手握著電影導演關鍵的命脈院線,第二也是他們本身的社會認知度不高,說白了就是沒人氣,這又哪比的上那些商業片導演?

甭說商業片導演拍的多爛。或者怎麼圈錢,但是能成為商業片的導演。至少證明他的電影是經過大眾票房的考量,人氣基礎是藝術片導演根本無法比擬的。

在這番混戰了三天之後,作為正主的葉蘇芒終於發話了。

“有媒體曲解了我的言語,我的意思很簡單,商業為主藝術為輔,覺得有問題的我給出一組資料。每年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拍片率是9:1。”

“那難道不能夠增加藝術片的放映量嗎?你怎麼知道藝術片就不能得到大眾的歡心?”葉蘇芒的回答剛發出去每五分鐘,就有人在他的臉書下面留言質問。

對此,葉蘇芒的回答十分的簡單。

“那就說上座率的問題,藝術電影每年上座率平均不足百分之三十,有誰會願意拿著自己的錢陪你們揮霍玩藝術?電影終究是大眾藝術。而不是一小撮人的玩物,而縱觀那些大藝術家,誰的作品是一文不值的?還是說你想要當梵高,一生窮困潦倒,最後賭一賭你死了你的作品會不會賣出一個天價?”

葉蘇芒這番反駁犀利的讓對方簡直無法直視,那個提問的賬號也彷彿銷聲匿跡了一樣再沒有出現,按照一些網友說的,這是躲去牆角落裡舔傷口去了。

不過也正如葉蘇芒所說的那樣,藝術和利益永遠都是相結合的,不說電影這種通俗藝術了,就說那些藝術家,你看他們不同樣也是靠藝術品來吃飯的,而且藝術品的價值越高,才能反映出他們社會地位越高。

想要裝清高的那些人,葉蘇芒是最鄙視不過,拿著投資商的錢卻用來揮霍,拍一些只有自己和一小撮人滿意卻讓大眾看不懂的東西,最後賠了投資商的錢,自己卻拿著獎盃直接拍拍屁股走人。

最關鍵的是,這種人似乎還以如此情況為榮,用著自己賠錢拍出來的東西換來的獎盃再去忽悠下一個倒黴的投資商,如此往復,最是可恨。

作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