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等了……”

“嗯,說得好。”我贊同道。

“還有一點,叫上虛下實中間靈。”海叔說。

“這又如何解釋呢?”我說。

“上虛,指手上的技擊意圖,不讓對手摸清虛實;下實,指底盤要牢固,交手時陣腳不亂;中間靈,指身法要靈活,可隨意應變。即交手時,要虛實結合,靈活多變,兵不厭詐,見招拆招……”海叔耐心地給我講解。

我邊聽邊思考。

海叔接著邊比劃邊給我繼續講解:“練拳不練把,等於胡亂打。”

“何為把?”我問。

“把是拳中之王,是高階的散手動作,是克敵制勝的絕招妙術,是拳術中的精華,也是調動人體潛能的一種方法。這些把法看上去很簡單,但其可以變化幾種、幾十種,在訓練中按照一定的方法依次練習,反覆錘鍊,要體會到其中奧妙,應有一杆子扎到底的精神。在應用時,可因敵而變;再加上功力,三招兩式就可解決戰鬥。若不得要領,相應的技能是練不出來的。聞名的招法如:太極拳中的斷勁法、彈擊法,定人發人的攔截手;形意拳中的崩拳,迎面掌;大成拳中的三角步、旱地行舟;八極拳中的猛虎硬爬山;三皇炮捶中的夫子三拱手;以及虎撲、插拳、塌掌、炮拳、黑狗鑽襠、丹鳳朝陽等等……”

聽了海叔的講解,我大開眼界。

“進手容易固守難。”海叔又說。

“此話又何解?”我問海叔。

海叔邊比劃邊說:“進手,又稱進招、發手,是技擊中向對手發起進攻的一種手段。固守是進手的相反的概念,是交手中的防衛能力,即指控制、閃化或躲避對方的進攻。在交手中若不能很好的防禦,就無法發動進攻。在處於劣勢時,進攻反擊並不太困難,但在防守對方的進擊時,是較吃力的,相對來說防禦較進攻難大度要大些。防守的形式有以下幾種:閃躲法;順力破直力法,即引進落空,以小力勝大力;橫力破直力法,即以巧勝拙之法,易於掌握;逆力防守發,當來不及閃化,逆其來力阻擋、格架,以硬碰硬,多攻打肘膝關節部位……”

我邊和海叔比劃邊聽著。

“太極無法,動即是法。”海叔繼續說。

“請海叔繼續賜教。”我說。

“‘法’是從實踐中抽象和提煉出來的,它能指導實踐,但不能代替實踐。這句話強調隨機應變。”海叔邊比劃邊說,“技擊首先要有鎮靜的情緒,這樣頭腦清晰,才能隨機應變。每一個動作都要精神集中,力量貫注,並以極大的耐力、機警和準確,來實現技擊的目的或鍛鍊的要求。如果,知進不敢進,就會不得其利,反受其害;當斷不斷,必被其亂。歌曰:劍到身邊心不亂,拳到眼前亦等閒。一慌一亂神無主,渾身招法也枉然。再有接手時須不假思索,不求中而中。戚繼光說:奇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則心能忘手。這是動作的自動化。在與敵周旋中應自然而然,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指上打下,晃左攻右;或有意賣個破綻,誘敵進招,隨後破招還招;或虛晃一槍,佯輸偽敗,掉頭就溜,突然殺個回馬槍……”

邊和海叔拆招邊聽海叔講解,我領悟了不少。

夜漸漸深了,我和海叔在海灘上練得很盡興,我抓住難得的機會向海叔請教,海叔也毫無保留對我進行悉心指導。

最後,海叔說:“小楚,師傅領進門,成藝在自身,拜師學藝是容易做到的,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能否學有所成,還須看每人練功的自覺性、艱苦性。練武的要旨,在練不在學。學習雖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只是一種手段、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練,練會動作,練懂技法,練深功力,練強身體和意志。……”

我洗耳恭聽海叔教導。

回味海叔的教誨和指點,我似乎漸悟,武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若只學會老師或書本上的招法、理論,疏於練習和實踐,那樣始終變不成自己的東西。對武術精髓的理解,正像陸游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練功關鍵點在自身的決心、苦心、耐心、恆心,只要勤學苦練,定能領悟拳旨、武、意。

練武是如此,做事業似乎也是如此,成功來自於堅持毅力和恆心,來自於悟性靈性和耐性。

而海叔今晚給我講解的招數,似乎含有兵法的原理,似乎在職場商戰中也能運用到。

看來,世間萬物的機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貫通的。

在此時的我看來,這世間萬物的基本原理應該就是因果,也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