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安裝的「百度貼吧☆文字首發」大棚中,有超過七十畝的大棚,存在安裝工序不完善、操作不規範的問題,這個檔案,我打算明天拿給計委王主任。”
“別人不對,你們也要多找自身原因。”陳區長做出指示;“在建的先全部停工,搞一個座談,該強調的一定要多多強調,大家把大棚可能存在的隱患,再好好地議一議,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老盧你也要聽得進去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次的損失這麼大,就當區裡交學費了,我也不打算過度懲罰,新生事物嘛,摸著石頭過河的時候,要允許摔跤,大家放下包袱輕裝前進,但是同時,難聽話我說在前面……,這次座談完了之後,還有誰掉鏈子,別怪我反臉無情,我已經給了你們反思的機會。”
“這個……。”盧天祥欲言又止。
“有話你直說。”陳區長一揚下巴;“不要有顧忌。”
“安裝費太低。”盧天祥心一橫,點出了一個人要命的因素;“一畝大棚,五個人最少也要幹兩天,還要租車拉材料,才給五百安裝費……,少了。”
“一畝大棚,我一年才收一千塊,拋開安裝費,就算兩年一換,也才是一千五百塊。”陳太忠臉一沉,他何嘗不知道安裝費少了?但是難題就擺在這裡;“移動大棚的成本你是知道的,區裡能虧錢,但是不能虧太多吧?”
“區裡的苦衷我當然知道,但是這個待遇,吸引不來真正的技術工。”盧天祥還是實話實說,他是見過一點世面的,不怕擺事實講道理;“來不了技術工,小工幹這種活,確實容易出砒漏。”
這真是實情,一畝地的移動大棚,施工量真的不小,五個人想要兩天干完,每天工作不可能少於十二個小時一就這還是租戶負責平整地面,保證到場就可以開始安裝。
那這五百塊錢怎麼分配呢?前期施工隊要派人勘測現場提出建議,並且在確定可以安裝的時候,約定時間,才會帶領施工人員過來,前後期加上運送材料的費用,最少要八十塊錢。
剩下的四百二十塊錢,才是施工隊的收入,再拋去施工隊老闆的利潤,能夠保障的差不多是三百五十塊左右,這是五個人兩天的收入,平均下來每個人每天三十五塊錢。
這個用工價格,在北崇是真心不少了,但是必須要指出的,這兩天的工作強度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除了在地面上固定,就是扛著鋼筋龍骨搭架子一x要知道,一畝地可是有六百多平米。
這個錢掙得真是辛苦,絕對的力氣活雖然強度不是特別高,一小時兩小時的問題不大,但是真要幹十二個小時還要爬高下低,據有經驗的力工講,比扛八個小時麻包累多了一關鍵是力工可以休息,他們不能休息,活兒太多,手腳一慢後面單子就讓別人搶了。
真正靠身體吃飯的力工,目前在朝田的價格,每天要五十塊錢,而施工隊時下的工作強度,擱在朝田每天得六十塊錢。
當然,北崇不能跟朝田比,大家又是在家門口乾活,少掙一點也無所謂,可是三十五是真心不高,他們出的這點力氣,每天光吃飯,也差不多要五塊錢一起碼要斤半的飯,再帶個油水大的肉菜,晚上偶爾還花上塊八毛的,喝點劣質小酒。
但是事實是,這五個人裡,差不多有四個人只掙三十塊,剩下一個人高一點,掙個五六十塊,因為這個人一~他有技術的大工,不幹太多力氣活,主要是卡線緊扣和指導之類的。
這是大致分析,收入的差距可能還更大,之所以說這麼多,主要是強調,這個施工費給得不是很高,各施工隊自然要考慮大工配小工的搭配方式,以降低成本。
但是從本質上講,移動大棚還是高科技工程概念,兩天干一畝大棚,一個大工幹著都勉強,而那四個小工,工作也未必能做到位,要是倆大工搭配四個小工,這活兒就能輕鬆很多,但是
再多一個大工,施工隊賺什麼?
偏遠地區就是這樣,勞動力說廉價很廉價,但是身體素質好、能適應高強度勞作的,在特殊情況下,也有掙大錢的機會,還是拿力工打比方
農村十八到四十五歲的成年男子中,十個人裡最多有兩個人,能是合格的力工。
這一點在雙搶的時夠,就體現得很明顯,季二娃摔傷了,家裡要準備四五百塊錢的飯菜和酬勞這還得「夢已啟航☆清逸爾雅」搭人情,但是他要沒摔傷,也就花三五十塊錢,是大家吃喝的酒水費,至於說人情,甩開膀子幫其他人幹活,會欠誰的人情?
正是因為如此,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