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有個世代相傳的傳說,峨眉十景之中有十劍,一景暗藏一劍。
景中之劍,皆是通了靈的仙劍。
江湖上有本文獻叫《拾遺記》,又名《拾遺錄》﹑《王子年拾遺記》,是本神話志怪小說集,其《拾遺記·卷十·諸名山》記載:“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黃帝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煉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劍利,土亦鋼而精。至越王勾踐,使工人白馬白牛祠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則光晝暗。金,陰也,陰盛則陽滅。二名“斷水”,以之划水,開即不合。三名“轉魄”,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四名“懸翦”,飛鳥遊過,觸其刃如斬截焉。五名“驚鯢”,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六名“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伏。八名“真剛”,以切玉斷金,如削土木矣。以應八方之氣鑄也。”
江湖盛傳八劍就藏於峨眉十景之中。
無數人不惜犧牲生命,偷盜峨眉,就是為了春秋八劍。
若是平常日子,這些門派之人拜訪峨眉,都是規規矩矩的,諸般限制,唯有每三年的峨眉大比,正邪共計大大小小門派三千六百餘個,魚蛇混雜,峨眉十景開放,他們才好探究峨眉十景,找尋春秋八劍。
只是悠久歲月過去,各門派一無所獲。
就連峨眉派弟子都只相信那是個謬論‘。
只是,天元在大坪霽雪中獲得劍七卻邪,天雲錦和陸浩辰為之一振,不動聲色之間,早就把十景翻個底朝天,依舊一無所獲。
求劍,講究機緣。
那些生活在仙境中的得道高人也是無法感知到劍,或許有些時候能夠捕捉到劍影,也是剎那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