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對方,胡躍三十幾歲的年紀,鬍子、頭髮都有點長,顯得不修邊幅,但經驗充足、專業能力強,而且擁有碩士學位,高材生一個;反觀孟謙,專業不沾邊,還過分年輕。

眾人落座後,理科生的思維沒有那麼多拐彎抹角,胡躍就問了:“我聽劉老師說,孟先生搞出了新技術?”

“基於鋰離子體系的升級,主要面向手機使用。”孟謙點頭,拿出u盤,“實驗測試的資料,影片都在。”

劉老師也適時說:“小孟陸續在實驗室忙碌了一個月,我見過他幾次實驗,針對的方向都很新穎。”

胡躍不太相信孟謙,但卻相信他的老師:“可以簡要介紹嗎?”

對方不要求看資料,孟謙開口便說了一堆,胡躍和劉老師都認真聽取著,他分析的角度,創意的方向都是新穎的,雖然是基於傳統體系,但這個升級,可以說是把潛力壓榨到了極限。

聽完以後,胡躍果然是心動了:“如果不介意的話,我想看看成品。”

孟謙爽快:“沒問題,但是學校週末?”

劉老師笑著說:“我就是管理實驗室的,儘管用。”

三人心中都有迫切,立即趕回了學校,孟謙也拿出他的數款實驗室產品,老化機立馬就開動,然後得到的全都是重新整理認識的全新結果,看得胡躍是兩眼冒光,最後可以說是佩服不已。

佩服之餘,胡躍卻也看到短板:“材料是一個大問題吧?如果想要量產的話,很多材料都需要自己造。”

孟謙承認:“大公司可以採購的半成品,我這裡只能自產,還關係到成本和產量的問題,很需要專業人才。”

劉老師笑著:“小胡,感興趣嗎?”

“這一行很有挑戰,新領域。”胡躍點點頭,態度和意思都很明瞭。

“歡迎加入。”孟謙朝他伸出手。

“多謝孟先生給的機會。”胡躍也高興,說白了他就是個技術狂,有高薪、有更廣闊的天地,誰不動心?

……

招到一個人才,孟謙心情不錯,連帶推薦的劉老師,他也送了一些禮物聊表心意,總不能讓人白忙活吧?然後就是雙方技術男的交流,一說就是一天,並且得到了很多發展方針和策略。

跟著,胡躍竟還利用職務之便,帶他去參觀電池工廠。

用他的話來說,孟謙是理論和創新很強,但對於實際生產方面,欠缺太多。最好的惡補方法就是工廠走一遭,從頭到尾的參觀、瞭解傳統生產線。對於豐富他的認識,技術的創新幫助很大。

孟謙唯一一個問題:“不會給你惹麻煩吧?”

胡躍很放心:“沒關係,生產參觀經常有的,公司留有名額。”

領了參觀證,穿上了工作服,胡躍親自帶他去觀摩,從最基本的步驟開始:正負極材料的塗布、組裝、注液等,這家工廠的規模不小,也主要是針對手機電池,親眼觀摩,對孟謙大有啟發。

“s-mt產線很重要,自動貼片作為電子產品的核心技術之一,可以說是判斷一個電子廠技術水平的重要標準。這家廠擁有五條s-mt產線,包括s-mt自動貼片機及回流焊、波峰焊等焊接裝置。”

聽著他的介紹,孟謙再看裝置:“都是進口產品?”

“這方面的高階技術主要就是日本和德國,比如貼片機,它來自松下和富士,能夠進行各種微型電子元件的高精度貼裝,精度高達0。025mm,屬於行業的尖端水準,你想要做高階,沒得選。”

高階化,尤其是創新型的,裝置的採購將是大開銷,貼片機便宜的都要十幾萬,外國進口的更是數十上百萬,一條完整的生產線下來,進口裝置的開銷是很大的數字;他還額外需要材料自產。

除了錢、裝置,最需要人手。

孟謙給了胡躍任務:“儘可能的多去找專業人員,從材料到生產設計,都有大需求,待遇很好說。”

“我認識不少這方面的同行。”胡躍沒有推諉。

“很好,我再嘗試去招聘一些,爭取組建一個完善的團隊。”

……

如果材料、生產裝置都尖端的話,新型電池會更強。

孟謙在實驗室的最好作品是2。8倍容量,但理論上還沒有接觸到極限,能夠提升的空間還很多,三倍容量、更加縮短的充電時間,並不算遙遠。而這一切,都需要去燒錢準備,鋪路商業化。

除了技術方面的,公司其它職位的招聘也火熱展開。

資本五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