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黃亮考慮後,趕緊安排會議。

公司的高層、董事都到場,黃亮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現在已經不是計較蠅頭小利的時間,哪怕開頭虧損,我們也得搶佔這股優勢。寧可自損八百的擊潰敵人,也不能放棄成為巨頭的機會。”

成為巨頭的良機啊!

這個目標聽得高層們熱血澎湃,華威一直有野心躋身世界手機品牌巨頭,也只有進-入那個圈子,才能有與三星、蘋果叫板的實力。如果圈子都踏不進去,談何發展?最終高層們表態同意。

所以華威決定結束這拖拉多日的談判。

它們答應了雙方磋商的協議:華威出資15億人民幣,作為國內品牌裡,唯一使用富國能源新型電池的商家;並保證每年的電池需求量至少5000萬塊。反過來,華威也對富國能源的生產有監督權力。

雙方的老總都露面簽約,一干高層都到場。

“合作愉快!”孟謙拿起了準備好的香檳,朝對方致意。

“這是一個共贏的開端!”黃亮面帶紅光。

合作對雙方都不虧,富國能源拿到了15億現金,還敲定了從工廠全部建成後,三年內每年至少5000萬塊電池的協議,意味著80億的營業收入穩妥入賬,幾乎是搖身一變成土豪。

富國能源對電池單價開得很高,即便是扣除生產成本、各項費用以及稅費後,它的盈利空間仍佔一半,即意味著80億的營業收入,可能會產生40億的利潤。這在業界是不敢想象的暴利。

孟謙粗略給自己算了一筆賬,等到工廠能正常運作後,他能夠從這筆利潤裡拿到二十幾億的分紅,穩妥的十位數!當然,公司不是這麼運作的,它們未來花錢的地方還很多,比如動力電池。

想分紅其實是有點遙遠的,工廠建設最快也要半年,再等公司業務正常,收回貨款後,估計就是一兩年後的事情了……而為了進軍新能源領域,公司的開銷也絕對不會小,幾百億都不一定夠。

孟謙知道自己還不能驕傲,還得開拓更多領域。

對華威來說,它們有蛇吞象的舉動,但對大包大攬並不後悔,能趕跑對手——如果讓國內競爭對手得手,今後別說國際巨頭,恐怕國內都會變成二流;五千萬的採購量雖然高,但他們是壟斷的。

甚至黃亮從孟謙個人的話語中,得知富國能源更青睞與蘋果的合作,這讓他心中泛起了幹掉三星指日可待的激動……因此碰杯的時候,先前的鬱悶一掃而空,雙方都是笑臉相待,就差哥倆好了。

……

合作敲定後,華威的官網也貼出了訊息。

對於近日來不斷的流言蜚語,說華威搞不定協議,新型電池供應夭折,即將要被某米替代等等幸災樂禍,立馬不攻自破。網站高調宣稱,華威已經是全國獨家,國內品牌再沒人能挑戰它們。

當然這並不能讓人住嘴,當晚就有人說這是小人得志,即便有技術,使用者體驗差也只能是二流品牌……滿嘴酸味十公里外都聞得見,自然也沒有多少人去在乎,使用者們更關心新機進展。

華威也藉著熱潮,再度宣佈旗艦機型的發售計劃。

富國能源的原工廠,產量和人手提了上去,最新一批電池已經出貨,華威立馬就加大馬力展開組裝,已經可以預見它的售罄。在電池技術能夠滿足後,各種花式玩法,2k屏,八核應運而生。

第051章保持巨頭優勢

事後還有另一件事:前陣子幫忙的劉建業,已經把富國能源的高新技術認證搞定。企業能夠享受所得稅減免,從25%降低到15%,增值稅方面仍是17%,但稅負超6%的部分,可即徵即退。

這兩點蘊含了太多好處,以富國能源剛籤的合同為例,預計營業額是80億,成本40億,便能夠節省10%的所得稅,約四億;增值稅的優惠上,也節省了7億左右。(粗略算的,沒進行納稅調整)

兩項就有十幾億資金節省下來,靠山帶來的首個好處。

話題回到合同上,富國能源再獲一筆15億的國內獨家合作費用。針對它的用途,孟謙和大股東劉建業談過,決定再拿出來用於提升工廠產量,它們還需要不斷增產,才能滿足手機電池的產能需求。

往後就是二選一的合作物件:蘋果或三星。

這兩巨頭的需求量鐵定在1。5億以上,當前的產量再扣去華威的需求後,會出現產能不足的情況,增產也是必然。再經過公司高層討論後,拿出15億去建工廠,但不再選擇海市,它已經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