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壟斷國內電池市場,更是將國外的對手打壓到抬不起頭來。三星電子中招以後,半年內業績萎靡,最後不得不妥協,以大代價出資達成了合作;日本的鋰電企業,也被迫減產裁員,每況愈下。

事情再給國內媒體渲染一番後,就變成了拳打韓國、腳踢日本的壯舉,它們才不管什麼商業壟斷呢!強就是強!新聞迅速傳播開去,獲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凡是有留言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在讚揚。

就連很多之前不清楚富國集團到底幹什的,也透過這些途徑,瞭解到了這傢俬企走向國際舞臺的厲害之處。

而關於該集團的董事長,更是神奇。

原先人們認為他是電池材料技術的天才,成就非凡,這已經足夠耀眼。誰曾想到昨天新聞記者竟挖出了更多猛料:他除了電池這方面,還在製藥上有非凡成績,參與了好幾項新藥研發!

新藥的研發,在國內幾乎是絕跡的——唯獨國際巨頭才有能力開發新藥。但孟謙改寫了這一幕,他只用很少的代價,就讓好幾項新藥獲得了絕佳的臨床效果,還得到外國頂級醫學雜誌的認可!

這無疑翻開了中國藥企研發新藥的新篇章——自從多年前的“青*蒿素”面世後,國內就再也沒有被世界承認的原創新藥。藥企們只能盯著仿製藥、搞山寨,實在是有損大國這個顏面。

但現在居然一口氣冒出五項新藥!並且還有一項被巨頭輝瑞公司以22億美元的大代價買下。這不是開玩笑吧?

輝瑞公司顯然不過愚人節,這是真真切切的!

曾經的第一製藥巨頭。竟願意花費這麼大的代價購買新藥,它的實力可想而知!

從而也引發了對孟謙這個跨界天才的好奇。雖然他強調過新藥研發裡只負責少部分,但光環太多,直接蓋過團隊負責人。

針對他名字的搜尋頻率明顯增高,在百科詞條上,集團的公關部也專門豐富了“孟謙”的事蹟,再給媒體交些保護費,他就有點半神化了。

跨界天才、白手起家、千億富豪……大部分人談到他,想到的都是這幾個關鍵詞,話語間也都是羨慕。

新聞後面的評論裡。網民們也很激動,某a說:“瞧瞧這,以後誰再說只有外國才出天才富豪,我第一個打臉!”

網友b說:“沒啥可說的,羨慕嫉妒恨,還不得不服。”

網友c說:“找不到噴點,夥計們下一站!”

除了這些,還有人關心他的社交賬號:“怎麼都沒有呢?年輕人應該也玩這種的啊!”

“同樣好奇。”

作為他助手的梁濤,整理了一部分反映。再提議道:“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