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5部分

都說它是爛片。”他回想了下,“羅傑艾伯特的評論很有代表性,羅傑說這部電影對於探究歷史真相有激勵的作用,但對於普通觀眾,它是節奏緩慢和令人生畏的。什麼意思呢?”

艾梅柏很訝然,為什麼講這些?

葉惟自問自答的笑道:“就是說普通觀眾欣賞不來這部兩個半小時的文藝戰爭片,可是《亂世佳人》近4個小時哦,它們不同。《與魔鬼共騎》非常的政治不正確。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幾乎所有南北戰爭電影都說南方人怎麼頑固、保守和落後,黑奴們都盼著喊著努力著要解放;而北方人怎麼正義、先進、自由和偉大,這是一場關於人權的戰爭,南方人則是為了保家衛國或者保衛他們的利益和生活方式而戰。站在南方人角度的《亂世佳人》也跳不出這個範疇,說的是時代變遷、新舊文明的碰撞,南方人對舊文明的眷戀、懷念和保護。

但是真相呢?”

“我不知道……”艾梅柏不明白葉惟到底想說些什麼,“我也不在乎。”

“真相是不只是洋基佬才能看到,當時很多南方人也看到了沒有奴隸的新時代正不可阻擋地到來,他們不全是傲慢自大的笨蛋,也不全是兇殘冷血的壞蛋。真相是當時很多黑奴都心甘情願的、比奴隸主還兇的為南方而戰,他們也有迷茫,但他們不想輸,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他們不想改變。還有一個真相,那不是一場關於人權的戰爭,林肯、洋基佬都沒有那麼好心,你知道北方黑人其實普遍生活得比南方黑人更慘嗎?像美國所有的戰爭,正義的說辭只是說得好聽的外衣,其實都在於利益。”

葉惟說得起勁,艾梅柏卻越聽越懵:“惟哥,我不關心政治……”

他繼續說著:“為什麼看到時代潮流不可擋的南方大人物、當著奴隸的南方黑奴卻不去改變?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糾纏的人性。《與魔鬼共騎》從原著到電影,就是說這些東西,一種非常尷尬矛盾的群體心理。

明知道洋基佬說的那些是會勝利的,這場戰爭我們輸定了,但這場戰爭還是要打,為什麼?因為不甘心啊。為什麼不甘心?不知道。南北戰爭打到後來已經是為了打而打,雙方都沒有道理可講。當然最後邦聯輸了,戰爭打完了,所有黑奴被解救了,就好了嗎?馬丁路德金說不。當時很多黑人依然以奴隸自居,痛恨洋基佬,你在《亂世佳人》都能看到這點。為什麼?

一是因為北方人只是另一群混蛋;二是他們自己的心理枷鎖還在,內心並沒有被解放,他們的觀念就那樣。”

葉惟看著茫然的艾梅柏,微笑道:“沒有美國人敢這麼拍南北戰爭,敢去說這些真話。這太可怕了對不對?從小學校就教我們‘正確的歷史’,整個國家都說沒有那回事,南方人也有前瞻眼光和善良?林肯沒那麼偉大?大量黑奴不想被解放?

所有人都會罵你,胡扯!

但是李安!這個外國老小子,他敢拍,他敢去觸這個黴頭,告訴美國人‘嘿,大夥兒,真相是這樣的。’”

“然後呢?”葉惟的話聲漸漸高了起來,像擊鼓般抑揚頓挫:“《與魔鬼共騎》,這部李安嘔心瀝血拍出的傑作,這部節奏溫和但思想震撼的文藝戰爭片,這部好電影,我記得是近4ooo萬的預算,不到1oo萬的票房,6o多萬。

這就是艾伯特說的‘普通觀眾會對它望而生畏’,這就是普通觀眾做的,他們不喜歡看,並且踩一腳說那是一部爛片。李安因為這部電影幾乎葬送了自己的全部,回去亞洲拍華語片了,《臥虎藏龍》。”

“我不在乎,惟哥……”艾梅柏的思緒亂成一團,“我不想上歷史課,你別扯開話題了,我要演‘蓋爾’!”

“不不不,這和你有著直接的關係。”葉惟對她笑笑,半舉起雙手,“因為《與魔鬼共騎》和《冬天的骨頭》都是丹尼爾伍德里爾寫的書,他的作品有一個主要的特質,敢去說一些主流不愛聽的話。你想演‘蓋爾’,你讀過這本書吧?”

艾梅柏點了點頭,“我讀過幾次。”

“但我敢說你沒有讀懂它,你也不知道我要拍的是一部什麼電影,所以你才會以為‘蓋爾’能讓你成為明星。”

葉惟直視著艾梅柏茫然的雙眼,舉起右手食指,“我給你說一下,’sb有三個主要的命題:女權的覺醒,女權和男權的平衡,以及女權在現今現實裡的脆弱。╡╡┞。〔《。c?o{m

你知道不,如果為了討喜,那你就只抓著第一個主題去拍,女權的覺醒。把人物、故事全都簡單化,把‘芮’強硬化、酷化,以一種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