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知道……”葉惟靠著椅背撇撇嘴,猶太人在當今世界的話語權太大了,在美國、在好萊塢、在傳媒行業,都有著霸權般的地位,想要上升,就不要冒犯這個群體,因為《耶穌受難記》,梅爾吉布森從二千萬片酬巨星變成了過街老鼠。
問題在於,就他個人而言,為什麼要冒犯猶太民族?白人、黑人、猶太人,他們的歷史恩怨關他什麼事,耶穌是不是彌賽亞關他什麼事,他都不信耶穌,就算要跟哪個族裔吵,那也必定是日本人。
猶太人?葉惟沒有偏見,莉莉就有1/4猶太血統,布瑞恩好像也有,任何一個正常人被惡意冒犯其民族,都不會高興。
試想如果有誰侮辱、冒犯華人,他也會憤怒,也會不再將其視為朋友,就這麼簡單。
“有人想毀掉你,想毀掉《陽光小美女》。”布瑞恩的聲音越發地沉,“我想這個計劃早就有了,只是你不去派對、不去夜店,他們很難才找著今天的機會,《陽光小美女》快開拍了,他們等不下去了。”
怎麼毀掉一個前途大好的明星?毀掉他的形象、他的人脈關係、他的精神。
華人和猶太人歷史上只有恩沒有怨,二戰的時候,中國上海對猶太人提供了政治避難,保全了數萬猶太難民的性命。所以華人在好萊塢歷來有著一席之地,遠到黃宗沾,近到吳宇森、王穎、李安等人,再到林詣彬、溫子仁這些新生力量。
另一方面很難看到日裔電影人,除了因為人口更少,也是因為無論就猶太人、白人而言,都不想湊日裔電影人玩。日本電影是作為另一種文化的**存在,黑澤明、宮崎駿、動畫片……是你們,而不會是我們。
格雷格阿拉基,最出名的美國日裔導演之一,新酷兒電影浪潮中的重要一員,有多少人認識呢。
當然,華裔也不是“我們”,是“修鐵路的傢伙”,中餐、功夫、學習好智商高,也許還帥、有錢、有能力,但沒有吸引力。
什麼是吸引力,可以讓各族裔女孩尤其是白人女孩激動地大喊大叫“我要嫁給你”、“我要和你**”,這是吸引力,這就要是一個被捧得很高很高的流行文化偶像。
華裔男生?做導演沒問題,拿奧斯卡也沒有問題,做有吸引力的偶像就有些政治不正確了。
就如以前的邁克爾傑克遜,在他之前,黑人是沒有吸引力的,當他成為全球流行文化偶像,重新定義黑人男生的標籤,他就已經得罪了很大一部分狹隘的白人群體,很多白人勢力控制的媒體不高興了,毀掉他!
說他是個怪人,說他在高壓氧艙裡睡覺,說他吸毒,漂白面板,說他是同性戀,說他是戀童癖……
本來,邁克爾傑克遜還有很多猶太朋友挺他,然而他年少無知,在《最佳的邁克爾傑克遜》唱片集的歌詞裡寫了很多像“我是猶太人,你想起訴我嗎?”這類的短句,這冒犯了許多人,其中包括斯皮爾伯格這位老朋友。
雖然後來傑克遜在媒體上再三道歉,說自己沒有傷害任何人的意思,並把這些短句從錄音帶上抹掉,斯皮爾伯格後來也為傑克遜的《歷史》專輯發表讚譽而和好,但不是每個猶太人都選擇了原諒,傑克遜始終是失去了猶太力量的支援。
就算時至今日,黑人男生的吸引力已經被主流逐漸認可,黑人白人的情侶組合在銀幕熒屏都不是見不到,但邁克爾傑克遜還是不能擺脫種種醜聞,因為已經邁克爾傑克遜=奇聞醜聞,這既是一種刻意攻擊,也是一種大眾需求。
可以預見直到他死去,他的醜聞還將繼續。這種情況下,傑克遜哪怕本來不是怪人瘋子,也要被逼瘋。
而葉惟,跟傑克遜相比,他還算不了是什麼,但有了這種重新定義亞裔男生的標籤的苗頭。
身為在好萊塢勢單力弱的亞裔,儘管中國電影市場的份額在逐年上升,卻還不是有多少,也許十年後非常重要,就當下2oo5年,葉惟的商業價值在北美,而沒有猶太群體的預設支援,再有商業價值也會被壓下去。
沒有傳媒的關注和造勢,是不可能產生明星巨星的,葉惟之所以能掀起一時的天才現象,又有了進一步打破天花板的跡象,得到那麼多大人物的垂青,除了才能,跟他的出身是有著重大關係的,亞裔但華裔,華裔但國民黨軍官的後代。
不得不說一個關鍵人物,給葉惟的事一錘定音的,斯皮爾伯格。
布瑞恩知道,很多人都知道,斯皮爾伯格對中國是有一股特殊情懷的,他的父親曾是二戰中緬印戰區b25轟炸機上的通訊兵,是跟中國遠征軍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