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五、李七還好,他倆的任務比較單純,就是學習。只要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暫時不用管。也就是休沐的時候,幫家裡乾乾農活。
李二、李三不用去書塾,他倆除了跟兄弟學習,還需要跟家裡的姑娘們一起跟女先生“認字”,兩邊督促,防止二人落其他人太多。
不過也正因為不用去書塾,他倆省心了很多,只要完成當天的認字任務,就可以去幹自己的活了,到也單純。
唯獨劉康麻煩一點,誰讓他年齡卡在中間,被邊平靈塞進了書塾呢。
除了要書塾裡學習,他自己又放不下手裡的活,一心二用,頗費精力。
還好他腦子靈活,之間往鎮上跑的時候,也陸陸續續偷學了一些字,現在開始學起來,也不算是特別吃力。
家裡的姑娘們更省心,她們又不用科舉,只要跟著葉夫人的進度學就成了,剩下的時間可以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比如李六妹喜歡進廚房,將廚房裡裡外外打理得乾乾淨淨,在幾個姐妹的幫助下,完全來得急將村裡人需要進貨的吃食準備好。
而賺到的錢,除了一部分交給邊平靈作為“公用”,自己也可以有點積蓄。
邊平靈拿到手裡,她不是公器私用,幾個孩子讀書的費用、家裡一些零零碎碎的開支、投資別人的生意等等,這些全部由她操心。
在她這麼一翻操持之下,雖然家裡的開銷增加了,讓人意外的是,家裡的生活水平並沒有直線下降,完全週轉得過來。
想想也是,每天有那麼多挑擔上門批發,怎麼都能餘一些錢出來。
而劉康往外跑的時候,也跟別人合夥做了一些生意,有的是投錢,有的是投技術,即使一個生意賺不了多少,但幾個加起來,也多少有些錢。
有活錢進來,平時再節約一點,可不就撐住了。
家裡的姑娘們也不奢侈,日常食用皆為家裡的產出,房子是現成的,除了一年四季需要更換一下衣物、學費之類的,其他花費到是不多。
最近,李三的木活手藝也是蹭蹭地往上漲著,開始開張做生意了。
比如給東家打個櫃子,給西家做個桌子、板凳。
手中最大的一筆生意隔壁有一戶人家要嫁女兒,準備打嫁妝。原本要想好一點,就得花錢去鎮上打,除非家裡條件好的,一般承受不起;若是請村裡的木匠,那質量沒問題,但花樣就別想了,只能用不能看。
可是現在不一樣,現在冒出來了一個李三。
災前災後,李三隻要閒下來,就會琢磨大嫂給她的那本《魯班集》。大樣的東西做不了,就拿髮釵、木鐲子、小木雕練手,幾個月下來,光這些東西就有一大箱子。
除了學步車,他還給江小兔打了一個搖搖椅、嬰兒床、木馬等,放在院子裡,哪個進來的時候都能夠看到。
那些跟江小兔同一時段出生的小孩家裡,哪個看到了不想弄一個回去?
本來挑擔的進進去去,人那麼多,隨便有那麼兩三個人想要,李三一個月的活就湊了下來。
就連打的髮釵、小木雕之類的,也被李四妹、邊二妹攤在院子裡的簸箕裡,賣給了挑擔的,讓他們轉賣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
也就是說,家裡除了最能夠賺錢的李六妹、劉康外,最賺錢的就是李三的手藝活兒。
邊平靈還特地在後院給他留了一間雜屋,讓他可以放東西。
“大嫂,想不到三哥做的東西這麼好賣,那個學步車都定了好幾個了,要不是三哥來不及做,我都想多接幾筆生意。”李四妹喜滋滋的。
東西雖然是三哥做的,但若是透過她的手賣出去的,她可以有提成。
大嫂說了,家裡的姑娘不能缺錢,她沒錢給大家,就想辦法給大家開源,讓大家自己攢錢。跟李六妹的吃食生意一樣,所得利潤會分成三份,一份給三哥,一份交公中,另一份則屬於賣出去的那個人。
別小看這麼一文兩文的,家裡的東西大部分都是透過李四妹、邊二妹的手賣出去的,即使利潤再薄,但頂不住量大,一個月下來怎麼也攢了好幾貫錢。
去年的時候,大家還為填不飽肚子愁得不行,不想翻了年,家裡個個手裡都開始有了餘錢,怎麼可能不開心?
邊平靈笑道:“你都快掉進錢眼裡了,就算想要接活,也要看你三哥吃不吃得下。天天在那裡弄木頭也挺累的,幹活歸幹活,也別忘記讓他休息。身體要不好,賺再多錢都沒有用。”
“嘻嘻……大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