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寶島制衡華夏,它要演好世界警察的角sè。而日本出兵則有更為複雜的動機:一方面它擔憂如果華夏收復寶島,會控制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另一方面,日本希望luàn中牟利,如華美兩敗俱傷,日本可趁勢東山再起,擺脫美國控制。如華夏失敗,日本即便無法乘機登陸,重溫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至少也能逐漸恢復其在國際政壇的地位。因此,華夏必須等解決了日本和美國的制衡以後,再討論寶島問題。而屆時,寶島失去了一切靠山和討價還價的資本,只能接受改編。但目前可以先從名義上的統一。使華夏寶島失去獨立的理由,也使外國無干涉的藉口。”
他頓了頓,嚴肅地說:“歷史已經證明: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國強民富的基本條件。統一則國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興旺;分裂則國弱,地方割據,戰luàn頻仍,民不聊生。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也是確保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根本要求。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是很難在國際上贏得應有的地位和尊重的。海峽兩岸的分隔,已經給民族給兩岸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損失,直接干擾了民族的振興和發展,給寶島同胞和兩岸人民造成了巨大傷痛。寶島地區與祖國長期分離是違背民族意願的,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華夏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寶島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華夏人民的共同願望。深知一盤散沙之害、國弱民貧之痛的孫中山先生曾指出:統一是華夏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幸福;不能統一便是受害。華夏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前幾年朝韓緊張對峙,讓海峽兩岸的華夏人觸景生情:同為國土分裂,同為骨ròu分離,好在我們已走過了劍拔弩張的歷史,開啟了和平發展的新時代。但兩岸之間的問題遠未解決,一方鐵了心要離家出走,選擇獨立;一方義正辭嚴要維護祖國統一。更關鍵的是,這樣的分歧並未因雙方jiāo流的加深而縮小,寶島選擇獨立的人越來越多,贊成統一的人已完全被邊緣化。照這樣發展下去,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xìng幾乎為零。未來若處理不當,朝韓之間的悲劇很難說不在華夏兩岸重演。”
薛遠嵐心中猛地一跳,立刻問:“你的意思是,難免會有一戰?”
蕭宸沉yín一下,說:“兩岸之間的問題不能久拖不決。拖久了,雙方都會失去耐xìng。近來雙方隔空‘吵架’,就已顯lù出不和的苗頭。我們說,兩岸間‘經濟層面的’和‘容易的’問題都已解決,本著‘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原則,現在談判的主題也應該轉向較難的政治議題了。寶島方面則強調七個方面的‘核心利益’,包括主權、統獨選項等,明擺著不願與大陸談政治,也就是不與大陸談統一。說白了,寶島的骨子裡就是想獨立,現在的策略就是‘拖’,能拖多久拖多久。這勢必將大陸的耐xìngbī到極限。只要任何一方失去了耐xìng,兩岸之間就必然陷入危機。
所以,兩岸之間的問題還是早解決為好。那麼,如何解決問題呢?答案就是做選擇題,也就是從兩岸發展的可能走向中選出一種既符合兩岸民意,又符合世界cháo流的選項。目前擺在兩岸之間的選項有四個:和平統一,和平獨立;武力統一,武力獨立。顯然,武力不符合世界文明發展的cháo流,首先應該排除。戰爭不管結局如何,都是人類的悲劇,更何況是骨ròu相殘,手足相煎。中華民族再也不需要戰爭,即使這種戰爭是以統一為名。如此,兩岸的選項就剩下兩個:和平統一,和平分裂。和平統一寶島人不幹,而和平獨立大陸人不幹。那怎麼辦?維持現狀?不!維持現狀就是‘拖’,就是迴避矛盾,而矛盾的積累總會爆發,一旦爆發就是災難。所以,我們必須從二者中選出一個最優的答案。這就需要動用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智慧。我看,現在無論是大陸還是寶島,都不可能吃掉對方而實現社會主義或三民主義的統一,只能各行各道。也不太可能大陸政fǔ作為中央政fǔ,寶島的民國政fǔ作為地方政fǔ來實現統一,因為寶島不是香港、澳mén。華夏大陸很多人都希望與寶島的和平統一程序能象香港、澳mén一樣順利,事實上那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寶島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現狀及兩岸問題的歷史發展與香港、澳mén有本質的差異,香港、澳mén模式不完全適用寶島,所以。華夏統一大業必須要有切合實際的思路。”
第034章 總書記(三)
第034章總書記
寶島問題是華夏的內政,這本來是沒有疑義的,可是現在華夏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