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8部分

所在的楊樓村素有‘jī鳴聞兩省、狗吠聽六鄉’之稱,地處偏僻,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在外打工,經濟和社會發展比較緩慢。

面對這種狀況,我沒有被困難嚇倒。我在心裡一遍遍告訴自己:無論有多難,決不當‘敗將’,更不當‘逃兵’,決不能讓人家xiǎo瞧了我,更不能讓人家因為我xiǎo瞧了我們大學生村官!

帶著這股倔勁,我開始了我的村官之路。省委、省政fǔ要求地方在鄉鎮妥善安排我們的食宿。宿豫在這方面想得更是周到,單身宿舍、電視機、電風扇等一應俱全。但由於鄉里距村還有20里路,開展工作很不方便,為此,我毅然搬到村裡一間簡陋xiǎo屋中住下來。

一到楊樓,我就開始挨家挨戶走訪。看到一些家境比較貧困的農戶,我經常習慣xìng地從身上掏出一些錢接濟他們。我還經常到田間地頭,和村民們一起席地而坐,促膝談心。大家看到我是一個樸實、敦厚的土村官,有什麼掏心窩子的話都願意跟我講,我也逐漸成了他們的‘自家人’。

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mō底,我開始反覆思索加快楊樓發展、促進脫貧致富的對策措施,並著手為楊樓量身定做短、中、長期發展規劃。目前短期規劃中的道路暢通計劃已經付諸實施,楊樓老百姓紛紛誇我:‘耿書記人xiǎo志大,能說會幹,這樣的幹部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三、要有開拓創新、敢想敢幹的過硬本領。

當選楊樓村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後,我多次召開居支兩委擴大會議,研究制定發展規劃,明確奮鬥目標。這段時間,我深切感受到了楊樓人對我和新班子的期待,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我意識到,我只有與楊樓人融為一體、打成一片,只有為楊樓老百姓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才能使楊樓老百姓早日脫貧致富,才能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去年底,上級集中發放高速公路佔地補償款,金額高達90萬元,涉及300多戶人家。這項工作老矛盾很多,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新矛盾。為了保證補償款順利發放,我多次召集村組幹部研究、充分聽取群眾代表的意見,短短一週時間,我就拿出了一份周密方案,保證了補償款的順利發放。chūn節慰問工作中,我認真組織、統籌安排,把上級下撥的慰問物資足額、及時、公正、透明地發放到了貧困戶手中。

我的家在新沂,離楊樓不足百里,家中有體弱的父母。但為了工作,我曾幾個月不回家一次。今年chūn節,我只是在大年除夕回家與父母吃了頓團圓飯,初一一大早就又回到了村裡,逐戶給貧困戶拜年,為他們送去村黨組織的關心,使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

出行難一直是制約當地發展的首要障礙,也是楊樓群眾急盼解決的第一難題。透過調研,我先後拿出4套方案,最終制定了一個幹部群眾普遍滿意的‘以獎代扶’方案:拿出自己積攢的5000元工資作為獎金,獎勵修路先進的xiǎo組。修路期間,我每天吃住在工地。在我的帶動和影響下,全村群眾修路的積極xìng被調動起來。在新chūn茶話會上,37位事業有成的人士自願為修路捐款23050元、出義務工30個,楊樓出行難將很快成為歷史。

楊樓有一個玻璃纖維廠,因為資金缺乏,經常陷於停產狀態。我一方面協調解決了兩萬元週轉資金,一方面設法給他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其他困難。現在該廠生產狀況已經大大改觀,不僅產品暢銷省內外,而且帶動了本村一批富餘勞動力就業。為在楊樓發展高效農業,我多方奔走聯絡,現已招引一家提供農業服務一條龍的農資公司,它將為我們引進一批優質旱稻種,並保證在稻子生長過程中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和農yào、化féi、除草、防治病蟲害等服務。

回顧到村任職以來所做的工作,我體會最深的有三點。

第一,才華在農村中得到施展。大學生到村任職大有用武之地,大有事業平臺,完全能夠大顯身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農村的發展和進步需要科學文化知識,農民需要我們這樣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農村政治文明和jīng神文明的進步也需要知識的支撐。只要我們勇於走向農村廣闊天地,並付出努力,就會成為建設新農村的中堅力量。

第二,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高。主持楊樓工作後,我又重新當起了‘xiǎo學生’,堅持多問、多聽、多記,主動和村民jiāo朋友,心貼心jiāo流,面對面請教,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全面瞭解村情民意,瞭解村民們的所想所盼。這些舉措,拉近了我和村民的距離,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