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3部分

又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新矛盾,有時會出現新老問題jiāo叉、jiāo錯的現象,這給幹成事增加不少難度、難點、力度。我們強調幹成事必須會幹事,這裡應牢牢地把握住三點:

一是工作方法。會幹事則能幹成事,它強調的是科學的方法論。領導者的責任是決策,決策的正確、成效與否,與領導方法是否科學有密切的聯絡。怎樣才能使領導方法與幹成事相適應呢?一般說來,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對客觀規律和辯證法能夠實際遵循的,是科學領導;而對領導規律和辯證法能夠熟練地創造xìng運用的,則是領導藝術。在今天,要幹成事,領導幹部在方法上要處理好主與次、先與後、內與外、動與靜、快與慢、急與緩、爭與讓、冷與熱、剛與柔、軟與硬、松與緊、進與退、迂與直、放與收、粗與細等之間的關係,還要處理好全域性與區域性、集中與分散、直接與間接、集中與民主、一般與個別、jīng確與模糊之間的矛盾。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辯證關係,或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把握分寸與火候,克服“過猶不及”,做到恰如其分,就是領導的科學方法論。

二是實踐能力。能幹成事,它是一種領導能力的彰顯。可想而知,一個沒有能力的領導,則是難以幹成事的。會幹事、幹成事,靠的是什麼?就是靠領導的工作能力。領導者的能力,是一種把內在綜合素質、思想水平外化為有效行動的結合。歌德、海涅和叔本華明確論述過思想水平與行動能力的關係,他們分別指出:“一切能力都要靠知識來營養,這樣才會有施展才華的力量”。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但是“寫在紙上的思想,不過是步行者留在沙漠上的腳印”。美國的愛默生也說過:“所謂能力就是做什麼事情都難不倒”。作為一個領導者,不僅要有較高的認識水平,而且要有較強的行動能力,善於做成事的能力。就能力的作用而言,過河時,能力是一座橋;上樓時,能力是一部梯;划船時,能力是一柄漿;拓荒時,能力是一把鎬。對此,我們要勤於學習,在學習中積蓄“勢能”;勇於實踐,在實踐中增加“本能”;敢於創新,在創新中挖掘“潛能”;善於總結,在總結中提升“內能”;樂於奉獻,在奉獻中發揮“熱能”,只有這樣,才能執政為民,提升凝聚力;強化整體功能,提升戰鬥力;改進領導方法,提升推動力;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影響力。

三是管理智慧。幹成事必須會幹事,它是一種智慧的展示、展現。沒有智慧人的,是不會幹成事的,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智慧孕育潛力、承載實力、彰顯魅力。劉伯溫在《智力》篇中說:“虎有鋒牙利爪,其力氣不知比人大多少倍,但“虎之食人不常見,而虎之皮人常寢之,何故?因為“虎用力,人用智”。這充分說明“智”在幹成事中的重要xìng。一個領導者,要有水平,有思想、更要有智慧。管理大師德魯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指出:“一般而言,管理者都要有具很好的智力、很好的想象力和很好的知識水準”。領導者要會幹事、幹成事,必須在政治素質上高人一籌,在理論學習上先人一步,在知識儲備上優人一等。

九、要幹成事必須不出事。幹部要幹事,幹事要乾淨;幹事幹成事,淨心第一位。《箴言》中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淨心就是心靈的淨化,心淨而不貪、心淨而不佔、心淨而不汙。心靈不淨者,滿腦子sī心雜念,成天想著得好處,你爭我奪,明爭暗鬥,損人利己,這種心靈充滿汙穢的人是不可能幹成黨和人民jiāo給的事業。幹成事即乾淨,不出事,既要講勤政,又要講廉政,把勤政、廉政二者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切實把握住自己,為官做人乾乾淨淨,清清白白。那麼,要幹成事必須不出事,這一要求說明了什麼呢?

一是一種原則。幹成事又不出事,一切要按原則辦事。天地方圓有規矩,立世做人講原則。俗話說,先立規矩後辦事,有了規矩好辦事,按照規矩辦好事,這就是對原則的詮釋,也充分說明堅持原則對幹成事的重要xìng。領導幹部做人要正直、作風要正派、jiāo往要正常、謀利要正當、辦事要正規、生活要正經,要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職責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鬆。工作中做到不符合原則規定的事堅決不做,不符合職權範圍的事堅決不chā手,不符合法規制度的事堅決不辦。只有堅持這個原則,在幹成事中才能不出事,才能做到既幹事,又幹淨。

二是一種黨xìng。幹成事不出事,是黨xìng的閃光。講黨xìng,指的是在理想信念、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