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大使邀請
現場的一些小插曲沒有影響大勢的程序,美國媒體對協議的簽署,一片歡呼雀躍。企業界人士更是大讚美國又一次得取了勝利,而政壇人士和各國觀察家則讚揚歐美各國在世界事務當中的合作更加緊密,贊同世界各國一起處理國家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協同各方經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總之,好像簽了這個協議美國人民就從此站起來了,各國經濟就大獲成功了,而實際上這對美國以及各國工商業的影響的確是空前的,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戰後,歐美日之間的經濟貿易交流不斷擴大,尤其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影響著全球經濟。
自6~70年代開始,美國貨幣就整體呈上升之勢,美元升值在相當程度抑制了本國工商業的增長,產品出口下降,企業裁員,加劇了社會的動盪,反過來又影響了經濟。
而且由於日本、西德的崛起,他們迅速的佔領了新技術產品的制高點,推崇創新精神,而美國卻陷入了石油危機和經濟危機,產品在和日本德國產品的競爭中落敗,反過來美國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進而美國財政收入下降,巨大的貿易逆差已經讓其難以承受,所以對於改革,刺激性的政策,美國政商兩界都有強烈的意願,最簡單的就是讓美元貶值,把過高的價格打壓下來。
以日本和西德為代表的兩國,也是在這段時期的實現了經濟大發展。由於技術先進,貨幣價值走低,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強,兩國工商業發展非常迅速,工業產品出口逐年上升,對美國出口迅速擴大。
就拿日本來說,半導體、汽車、摩托車、電子、鋼鐵等產品,佔據著美國過半的市場份額。美國工商業面對來自日本的先進技術毫無辦法,這不只是他們的產品更好,而是在企業管理制度上更優越。豐田公司創立的“零庫存”和“訂單生產”方式非常先進,是美國汽車企業怎麼也學不來的。
日本企業對美國企業的強烈衝擊,美國人早已不滿很多年了,“廣場協議”的簽署,也就是在這種廣泛的持續的不滿當中醞釀出來的。
而日本本國也有強烈的日元升值衝動,日本人對這個協議也歡欣鼓舞,日元升值正好實現了日本工商界向外擴張的需求,“廣場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