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深南大道看了看快竣工的電子大廈。

深。圳特區籌備時的1979年,電子業就被這裡作為來料加工的主導產業。

在電子大廈動工前的1979年、1980年間,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電子產業資源便不斷向深南大道和華強北交匯處聚集。現在深南大道旁的華強集團、愛華電子、深圳中航集團都是當年廣。東省和國家部委在這裡設的電子業基地。

可非常遺憾的是,這些企業在2000年之後沒有依靠固有技術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反而迷失在了房地產投資大潮當中,他們漸漸發現租賃商鋪和蓋商鋪更賺錢!

此時,廣。東省政府將地處粵北山區的三個省屬小電子廠(8500廠、8532廠、8571廠)遷入深。圳合併組建為華強電子工業公司,華強北路與華強南路也以此得名。第四機械工業部(後更名電子工業部)在深。圳設立的中國電子技術進出口公司深。圳分部(現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電子大廈的投資方,第四機械工業部還從廣。州750廠抽調一批人員組建了深。圳愛華電子有限公司。第三機械工業部(後更名航空工業部)則在深。圳設立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深。圳辦事處(現深。圳中航集團)。

這些早期的電子工廠,都以“三來一補”的方式,生產令國人感到無比新鮮的初級電子產品:袖珍收音機、錄音機、電子錶等。

陳燕軍看著瀰漫著塵土昏天暗地的深南大道,此時這裡的道路兩邊還能見到大片的荒地,遠處還有不少山頭沒有被削平。這裡隔著很遠才會見到一處施工單位,遠沒有21世紀的樓宇林立商鋪橫行的繁華景象。

“咱們公司不是能生產電子產品嗎,這裡的電子基地建立起來以後都是咱們公司的競爭對手啊!”陳燕軍經過了一年主管物資部門的經歷,深深的知道在物資領域競爭對手是最大的敵人。往往陳燕軍瞄上了一些生產材料的時候這些資源也同時被好多勢力看中,其中的種種陰謀手段簡直多不勝數!

“陳哥您抽菸!”馬學軍湊上前來熱情的給陳燕軍遞上了煙並打著了火。

他對這個總是笑模樣的陳燕軍印象非常深刻,馬學軍就感覺這個陳燕軍不簡單,他能夠感覺到在陳燕軍的外表下有著一顆毒辣的心腸。

雖然林強生手下的那個古明也很陰沉,但馬學軍覺得古明這人和陳燕軍比前來簡單的太多了,除了林強生其他人生人勿進,相反馬學軍就喜好和陳燕軍這樣的人打交道。

兩人下了車看向電子大廈,馬學軍說道:“這裡是視窗改革的先鋒,給點陽光就能生長的地方,天時地利人和全佔了內陸還真是比不上這裡!”

陳燕軍看著馬學軍,馬學軍一下子驚喜道:“對啊!老闆不是讓大家想發財的點子嗎,我們莫不如提議讓老闆在這裡開個分公司啊!”

“好,這點子值些股份了!”陳燕軍想了想,放棄了自己來做的心思,因為他知道依靠林強生能獲取更大的財富。

他看了看眼前的馬學軍,見他還在一心的憧憬著能拿到分公司的多少股份,想到眼前這個馬學軍肯定會向林強生提議,陳燕軍清楚的知道公司有多大的能量,就他了解的那些個實驗室裡的東西就能輕易的打敗這些港澳臺商們的落後產品!

“想發財也不必要離開,你做產品我做市場還不行!”陳燕軍大力的吸了一口,使勁的把菸頭向電子大廈的方向一彈。

第三百二十四章電子城

時間很快到了八月,電子大廈如期竣工,新落成的大廈成了本地人引以為榮的一座建築也成了深。圳的一個地標。電子大廈建設期間就引來了不少關心特區建設的國內外人士關注,他們從香港的落馬洲遙望電子大廈工地,以此來評判特區建設的進度和行情。因為這時的深。圳四周都是一馬平川,從香港落馬洲可以看到電子大廈,從電子大廈也可以看到落馬洲。

這座大樓與周圍22萬平方米的土地都是被叫作上步電子城,電子大廈的二樓被設為國內出口電子產品展廳,這裡開業之後必然會吸引不少港澳和海外客人。彼時來購買收音機、錄音機的內地人,也常常在大廈裡排著長隊。

史翠珊代表東星電子公司和半導體公司同大廈的擁有者中電公司達成了協議,長期租賃了二樓200平方米的展臺,租金每年10萬元人民幣,那是相當的便宜!

中電公司也非常高興,他們就期盼著國內來的客商越多越好,當然最好是真金白銀的拿錢過來,像東星集團這樣爽快的客戶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要中電公司照顧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