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早,西湖我是天天見的,不如我們去錢塘江邊吧,登六和塔去。”
這六和塔我還是很小的時候跟爸媽去過一回,那時還不用買票呢,沒有什麼印象了。
於是便道:“好啊,怎麼去?”
柯曉雯便很高興地拉著我的手,跑到馬路邊公交車站,道:“就坐四路車吧。”
其實我也知道四路車經過六和塔,過去去富陽時坐過的,不過我是怕柯曉雯要坐出租,所以這麼問。
說話間,四路車來了,雖然是第二站,可是車上已經沒有了座位,於是我便學流行的情侶乘車法,柯曉雯手握座椅靠背向著窗外,我手抓吊手站在她身後,這樣的話,那些色狼就不敢來打她的主意了。
四路車一路經過的都是景點,所以車子特別擠,最後我與柯曉雯都前胸貼後背了,下面碰到柯曉雯的裸腿,自然起了生理反應,又怕被柯曉雯發現,只好拼命用後背頂住巨大的壓力,真是連吃奶的勁都用上了,搞得我汗都出來了,總算沒有發生尷尬的事情,柯曉雯卻渾然不知。
好容易到了地方,下得車來,柯曉雯奇怪道:“你怎麼了?臉這麼紅?”
我不敢說剛才在拼命,只好道:“人太擠了。”
柯曉雯還以為我是怕擠著她呢,她是一點沒感到,於是感激說:“以後不要這樣,車上擠一點沒事,你要硬頂著,很容易弄傷身體的。”
於是拉著我,走上六和塔的基座去。
過年了預祝大家新一年快樂如意,
第四卷,你問我愛你有多深:六十六,六和塔上;六十七,牽手錢江大橋;六十八,設下圈套
這六和塔與保淑塔、雷鋒塔一樣,都是杭州西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其中,保淑塔是實心的,人上不委,雷鋒塔在民國年間倒掉,還在重建,唯一可以登塔瀏覽勝景的就只有六和塔了。
杭州六和塔位於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建立,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
它與錢江一橋與相倚相望鐵橋古塔相得益彰。登塔遠眺滔滔錢江滾滾東流,氣吞萬里,無比壯觀,是個發思古之幽思的好地方。
我與柯曉雯可不是來發思古幽思的,現在可以登高的地方多了,門票又昂貴,所以登塔欲窮千里目的人就少了,我們有我們的事呢。
六和塔外面看上去是十四層,其實內部只有七層,我拉著柯曉雯的小手一口氣跑到頂,居然一個人都沒有,不過時間也還是早了一點,遊客們現在都沒有到呢。
六和塔有一個特色,就是乾隆皇帝遊此時,為每一層都題了匾,即: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淨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可見這乾隆也是個附庸風雅之人。
站在六和塔頂憑欄遠眺,群山蒼翠,錢江碧流,鐵橋飛架,風帆競發,真是早s悅目。
於是就給柯曉雯講述了六和塔地千年來屢毀屢建的歷史,柯曉雯學的是美術,平時對歷史接觸甚少,當然聽得如醉如痴,只是說到塔是為了鎮江潮,說那真是太好玩了,今天可要看看,怎麼個鎮法。
此時是早上九點四十分,應該是早潮地時候了吧,我向著東面錢江入海的地方極目遠眺,果見一條線一般的江潮出現在遠方。
連忙指給柯曉雯看。
柯曉雯自然非常興奮,於是非常期待地與我一起看著那條線漸漸而來,漸行漸近。
大概也有一二十分鐘吧,錢江潮終於來到六和塔前。
可惜地是,這潮到了這裡,已經是強弩之末,只是一抹餘波,說也奇怪,過了六和塔就嘎然而止,還真靈啊。
柯曉雯有點不滿足道:“就這麼一點啊,來杭州半年多了,還沒有看過錢江潮呢,不過這點潮也用得著鎮?”
我笑道:“那你就錯了,過去這兒江潮極大,來時如千軍萬馬,排山倒海一般,據說是建了這塔之後,上游地良田民居才免於遭受潮害。
金兵南侵時,曾經有一次因為不知道,被引到錢塘江邊,結果潮水突然襲來,一下子捲去幾萬人馬呢。”
這歷史地傳說也已經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我知道,是近些年錢江下游的大規模圍墾海塗,才削弱了錢江潮的規模,而且高潮區也下移了,不過這些我不想跟柯曉雯講。
柯曉雯眨著眼睛道:“那太可惜了,真想看看錢江潮高潮時候的樣子。”
我笑道:“那容易,下次我帶你去下游的九堡看就行,那兒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