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沒有界限,我看校園後的小山上有一座亭子,便提議上去看看,順便吃午飯了,大家紛紛贊成。
沿著一條水泥板鋪成地路往上走,因為年久失修,水泥板下面地泥土都掏空了,有地下陷,有的傾斜,有的斷裂,還真不如山路好走,不過山實在不高,所以大家也就很順利地上到了頂峰。
這裡有一個亭子,構思還不錯,用的是大竹片做的圍欄兼座椅,可惜因為年代久遠,又無人管理,竹片都枯爛了,一片破敗,慘不忍睹。
不過下面景緻還是不錯,面對著一條寬闊但總的來說還是狹長地盆地,中間一條綠化得很好的馬路穿越而過,將浙科院、江大、浙工大、浙江求是學院、杭州外國語學校這些正在建設中的美麗校園像珍珠一般串聯起來,真是美不勝收。
近處下面的公路兩側,一邊就是我們所在地浙科院校區,對面是學校的學生宿舍群,也有很多憧樓,聽說今年開始大學要加速擴招了,這些都將是我們新學妹的美麗家園。
十七,世界上最大蟠大門?
開啟買來的零食,就著飲料,胡亂對付了中飯,本來我還提議到山下小飯館吃點的,女孩們一致反對,說都吃飽了。
學校還沒有造好,周邊就冒出來許多小飯館旅館之類,現在主要顧客只是過路車、民工與當地人,以後新學年一開,當然主流就是學生了。
我有點奇怪的是,女孩子們都不愛吃飯,吃點零食水果也可以對付一天,換了我,一餐兩餐的可以,長此以往,絕對受不了。
吃了午飯,景色也看夠了,又下山在浙科院裡溜達了一番,又紛紛讚美,讓小美聽了很高興。
浙科院的大門很氣派,恕我孤陋寡冉,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大的“大門”,比天安門還大,雖然還是正在建設中,但正門大概有一百來米寬,加上兩邊的建築,估計也有一里多了。
我不知道浙科院造這樣的大門是為了氣派呢還是實用,抑或為了鼓舞浙科院的學子們,他們每天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門。
然後就去江大的新校舍。
江大當然比浙科院大多了,除了大門以外,大門只有浙科院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從浙科院流下來的那條河在我們江大校園彎了一圈,留下幾座小橋後又向下流到浙工大去,我想這可方便了,要是浙科院的學子要寫情書給江大或者浙工大的MM,只需折成小船順流而下就可以了,省了貼郵票了,還浪漫。
浙科院的校園是有山有水,我們江大水更多,山也有,不過在遠遠的學校邊上,因為江大的校園實在太大了,那些山好像跟江大沒有關係似的。
不過我溜達著,就發出感慨來了,一個學校有必要造得這麼大嗎?我去過浙大的老校園,才多大?不是照樣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名的大師與人才嗎?難道校園大了幾十倍,人才的貢獻也大了幾十倍?
我覺得學校擴招了,校園擴大個一兩倍沒什麼,擴大幾十倍就太過分了,難道只有那樣,才能培養出優秀人材?
再說,投了這麼多錢下去,簡直是天大的浪費啊,這錢最終還不是出自我們這些學生與家長身上?有的學生花的是家長的錢,可能沒有感覺,我的錢都是自己賺來的,所以感受特別深,小美靠人資助,程妤婷打工接活賺錢,當然心情與我一樣,至於許薇薇肖雅晴雖然原來衣食無憂,但是現在許薇薇把錢都拿給我做股票了,肖雅晴家裡更是斷絕了一切經濟資助,所以更是深有體會。
也有人說,那些錢是銀行貸款或者國家撥的,與學生無關,那我倒要問了,既然國家撥的錢這麼多,可以任你們揮霍,那麼,為什麼還要向學生收取這麼貴昂的學費呢?
看著那無數憧教學樓,真是感慨,有必要造這麼多教學樓嗎?中國到底有多少大學生,難道我們一個江大,就比老浙大多幾十倍?
實際上,大學生還是消費者,完全可以艱苦一點,現在這樣實在太奢侈了,對我們這些學生沒有任何好處。
感慨歸感慨,校園還是要看的,於是前前後後走了一圈,連以後怎麼與肖雅晴程妤婷幽會,怎麼接待外校的小美許薇薇柯曉雯都想好了。
女孩們當然不知道我的鬼心思,只是說笑著一起玩,我看小美已經與大家個很融洽了,心裡也分外高興。
最後才走到江大最深處,也就是山邊。
原來以為可以上山去,現在才發現,居然有小河隔著,就是那條從浙科院流下來的小河,在校園裡繞來繞去,最後居然到了最裡面(浙科院在大門進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