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倒是精神矍鑠。陳佛生引著薛向幾人在另外三張沙發上落座,就去給幾人倒水,路過廚房門口,對裡面正在做菜的保姆吆喝一聲:“中午多加幾個菜,多加肉,飯也多做一鍋,我留朋友吃飯。”他倒是知道自己這個年齡段的飯量。
陳開真很好奇,這小子一貫是好逸惡勞,好吃懶做,連給自己都沒倒過水,怎麼這會兒跑的這麼勤快。他也從來沒往家裡領過朋友,今天怎麼把人領家裡來了?看來必是與老夫有關。眼前的幾位青年穿著多是不俗,坐姿也很端正,一看就是家教很好,非是平民子弟。尤其是領頭的那個,更是儀表堂堂,丰神俊朗,頗有老夫當年的幾分風采。他的那件將校呢大衣和頭上的水獺皮帽子,明顯就是五五年授銜時發的,看來這位還是將軍之後。陳開真果然人老成精,半眯著眼睛假裝聽戲,暗裡就將幾人的來歷、意圖猜了個七七八八。也虧得他如此老奸巨滑,才能在如此波詭雲譎的文壇、宦海安身立命,屹立不倒。
薛向沒有發話,雷小天幾人更不會說話,幾人也學了老頭兒把頭靠在沙發上,眯著眼睛聽戲。這下,倒把陳老先生給弄迷糊了,他在等薛向他們開口,這樣他才好掌握談話的主動。陳老先生深諳官場之道,即使面對幾個毛頭小子,他也不會放鬆分毫,丟棄自己的處世原則。倒是陳佛生端水過來打破了沉默,陳佛生上前把收音機給關了,也不理老頭的白眼。陳開真對這個孫子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他雖然兒孫滿堂,可老來陪在身邊的也就這麼一個孫子。雖然總說送他去當兵,可心裡著實沒有半點這般想法,老來最怕孤獨,有個憊懶的孫子在自己身邊鬧騰,未嘗不時排遣寂寞的辦法,他對陳佛生最是寵愛有加。
陳佛生一屁股坐在陳開真身旁,大咧咧地道:“老頭兒,我今天是帶我朋友給你獻寶來了,你看得上眼,我朋友就把東西賣給你;看不上眼,你就花錢把他買下來送給我。”陳佛生一向這麼稱呼,開始的時候,老頭兒實在接受不了,日子久了,倒也覺得親切。
陳開真翻了個白眼:“你小子這不是變著法兒的要我買嗎?這不是強買強賣嘛!”
陳佛生道:“你說對了,是你強買,而我勉強我朋友賣給你。”
陳開真一時氣結,和他打嘴仗從來沒贏過,索性不理他,對薛向幾個道:“幾位小朋友今日來意,老夫已經知悉,把東西拿出來,老夫上上眼,若是好東西,決不讓幾位吃虧,就算東西不成,小生領回家一場,我也不讓幾位小友空手回去。”他的普通話帶著濃濃的川味,遣詞造句還是老式風格,一點不像他在文壇上一直提倡的新文化、GM文化。
薛向聞言,示意康桐把大罐從麻包袋裡拿出來。康桐會意,把麻包袋開啟,小心翼翼地把大罐搬放到面前的茶几上。康桐剛從麻包袋裡把大罐拿出來,陳開真眯著的眼睛瞬間張大,一對眸子放出精光,哪裡還有剛才睡意綿綿,老眼昏花的樣子。陳開真立時從上衣兜裡掏出雙鏡——眼鏡、放大鏡。康桐剛一放穩,老頭兒就撲上前去,動作極其迅猛。陳開真握住大罐兒的罐口,放大鏡貼近,慢慢地移動著,眼睛也隨之移動。陳開真看了大約半個小時,才開口道:“可惜了,國寶啊,就這樣可惜了,修補的再好也無法復原原作的神韻,天妒名器啊。”
第二十二章百金散盡千金來
陳佛生見不得老頭貶低薛向的東西,他還指著這個和薛向攀上關係呢,開口道:“老頭兒,你什麼意思啊,東西不好啊?”
陳開真道:“東西如果沒有損壞,絕對是國寶中的國寶,故宮裡也沒有這麼大器型的鈞瓷,何況還是人物大罐兒。雖然打碎了,好在修補之人的手藝極高,補得的品相也是一流,小夥子,東西我要了,你開個價吧。”
見老頭說要了,眾人齊齊大喜,陳佛生更是給了老頭兒一個擁抱。薛向忍住興奮,道:“您是長輩,您出價吧,我們也不懂這個,哪裡敢亂開價。”
陳開真老謀深算,豈會受他的迷魂湯,摸了摸光滑的下巴,道:“小夥子,你可不老實,你要是不懂這個,又豈會巴巴地跑到老頭子這裡來尋錢先生,何況還是個補得的物件,你小子肯定是怕在委託所賣不出價錢吧。”
薛向被陳開真說中心思,倒也沒有不好意思,道:“我把寶貝送到您這兒,一來,是不願遺珠滄海、寶器蒙塵;二來,您德高望重,料來也不會虧了我們小輩兒的,傳出去多損害你偉岸、光輝、正氣的形象啊。”薛向一時將不要錢的馬屁,劈頭蓋臉地朝老頭砸去。反正恭維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他沒有一點心裡壓力,何況他潛意識裡也有惡搞歷史名人的促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