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要興建影城,也不是薛老三說興建就建的,上億的投資,必定需要計委,經委的雙重堪合。
薛向除了在經濟利益上,有充分的理由,說動中央,資本構成,也是重中之重,畢竟股份制,才在京城試點。
他在德江也搞一個,未免有駭物議。
不過,京城的那個百貨公司,是在原來國企的基礎上,施行股份制。
而薛老三的這個影城,完全不涉及到國資問題,而是另起爐灶。
最重要的是,新組建的影城,是地方佔了絕對控股權,且按照投資比例來看,德江這邊除了六千萬的投資,就是萬餘畝的土地,而外資方,總計投入九千萬,不過佔了百分之四十九。
換句話說,薛老三拿萬餘畝土地,就換了至少三千萬。
放在今天,萬餘畝土地,只賣了三千萬,當官的非得被潑大糞不可。
然,在時下,土地有什麼價值,萬餘畝土地能賣三千萬,那是了不得的政績。
更何況,出賣的並不是什麼良田,而多是沙石地,以及數千畝的山坡,這些破地方,平時看著就礙眼,能變廢為寶,誰也不能說薛向半個不是。
有了經濟利益和控股權,雙重在手。這筆鉅額投資,要透過中央的審查,自然毫無問題。
話至此處,問題又來了,你薛向隨便萬餘畝荒地,就賣了三千萬,是不是當投資商是傻子。
的確,投資商不是傻子,能做大商人的有幾個傻子。
就拿影城的兩方外資來說,一個是李、陳二位老闆。一個是長江實業。
李、陳二位老闆是誰。那是薛向使出渾身解數,從梅山,銀山兩處虎口奪食而來。
幾番波折後,雙方已然成了老朋友。或者說。如今倒是李、陳二位求著他薛老三的時候多。畢竟,投資已然落定,地方官員若不配合。分分鐘就能玩死投資商。
虧得薛老三主政德江,才有了李、陳二位的如魚得水。
是以,聽聞火電廠上馬,薛向遭遇政治危機,李、陳二位倒是比薛向更著急。
話說回來,火電廠若真上馬,這二位正大賺特賺的風景區的買賣,還能持續多久,翻翻日曆大概就清楚了。
待弄清了薛老三的反擊之意時,這二位二話不說,便決定再度投資,除了保住薛向留在德江,以及儲存風景區的產業外,最重要的是,聽了薛老三一番分析,二人便是想不砸錢都難。
而另一位投資商,長江實業,和薛老三扯上關係的時間就更早了。
昔年薛老三領著小妮子去港島給大寶治病,第一桶金便是在長江實業現任董事局主席徐明遠身上掘取的。
靠著知悉這位後世華人首富的發家史,在其運作和黃系重組上,薛老三的風險投資,獲得了鉅額回報,也就有了盛世中華的啟動資金。
因為此事,薛老三和徐明遠也才有了交際,再後來,因為港島鬥寶,徐明遠便才在那時和薛老三結識。
今次,薛老三為救小妮子,跟周道虔請假,便打著去港島招商的旗號。
當時,打造影城的規劃,已全盤在薛老三心中想透,救得小妮子後,他便順勢將此事辦了。
說來,盛世有天量資金,拔根毛下來,都能塞得德江天空密不透風,可薛老三不願盛世捲入複雜的政治。
是以,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動用盛世的力量。
不選擇盛世,他便想到了徐明遠,一番溝通,徐明遠倒是極好說話,約薛老三吃了餐飯,整個事兒,便定了下來。
當時,薛老三還很詫異,如此精明的商人怎麼對投資之事,如此輕浮隨便。
待得告別之時,徐明遠一句“待我向安遠將軍問好”,薛老三才回過味兒來,原來,這位是在對老爺子做政治投資。
要說,薛老三這回卻是想得差了。
的確,像徐明遠這等大國商,身後怎會沒有精研政治、經濟的團隊,大陸已然開發,徐氏是不可能放過這塊商業處女地的,研究大陸的政局,是繞不開的。
徐明遠的政研室的確很看好薛安遠的未來,但更看重的卻是他薛老三的未來。
徐氏這幾千萬,不是壓在薛安遠的身上,而是壓在了他薛老三的身上。
正是有了這番前因後果,才有了影城這筆鉅額投資的問世。
可以說,薛老三一早就佈局好了,老早就可以發動。
熟料,邱躍進卻在這個時候按捺不住,要衝他薛老三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