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文這個小道訊息爆炸的威力,完全不亞於大規模地核爆,霎那,場間眾人皆震驚得失了神魂。
一時間,甚至有三位常委的香菸都驚得從張開的嘴巴中,開始了自由落體。
的確,黃思文自承是小道訊息,可誰都知道,能被黃思文搬到市委常委會桌面的,絕對不可能是小道訊息,只怕是板上釘釘了。
黃思文也絕不敢無聊地在這個場合,開這種玩笑,那答案顯然是唯一的,也就是薛向被調離德江成了定局。
這個結果,如何能不讓眾人震驚?
誠然,滿座高官誰都清楚,為了火電廠上馬之事,黃思文,邱躍進一夥和薛向領銜的薛系人馬,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甚至滿座眾人彼此都有各自的陣營,可真當交鋒的結果顯現,一時間誰都有點難以接受。
畢竟,歸根結底,今次的事兒不過是一個專案上馬的事,誰也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
上馬與不上馬,常委會有爭論很正常嘛,畢竟一個數千萬的專案總要經過廣泛的民zhu討論。
可誰都沒有想到,民zhu,民zhu,民zhu的後果竟是這般慘重,活土匪竟被調離德江了,這是多麼慘烈的代價啊!
或許在常人看來,調離就調離,換個地方做官有什麼不好,正如黃思文諷刺的那般,沒準兒因為活土匪在德江的功業,往上調還能升個一格半格。
可舉座高官,均是老練的政治人物,他們很清楚,薛向一旦調離,便意味著政治上的極大失利,即便是上調了職位。
畢竟,德江的經濟是眼前這個年輕人一手搞起來的,功業未半,便中道崩殂,萬千心血毀於一旦,這種打擊只怕任誰都難以接受。
且政治人物到了一定的高度,看得就不是職級,看得就是功業。
很多時候,一件出彩的功業,足以能支撐一個官員走得很遠很遠,成為仕途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顯然,薛向在德江的功業,若做成了,那就是光耀半身的榮譽。
如今,事業未竟,人已先離,不管是怎麼走的,都打上了“功敗垂成”的印記。
不管是敵是友,此刻,心中都瀰漫著濃濃的可惜。
這無關政治立場,而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