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6部分

數級的政治後進,進行全方位的打擊,便能知曉那人已然是孤注一擲了。

然,剛不可久!

那人到底是一省之尊,手中的權力來源於組織的賦予,然組織也不可能任由誰妄用權力。

過線越嚴重,將來的反噬則必然越重。

如今。蔡行天對薛向的進攻,可謂迅疾酷烈,但註定不可執久,因為已然過線多多,這種濫權的政治反噬必定隨後到來。

只要薛向撐過了這頭三板斧,等待那人的只能是黯然收場。

而一旦薛向撐過去了,那他周某人未來的收穫必定十分可觀,他很清楚眼前的這位薛衙內在省裡的能量,畢竟,若是省裡無人替他薛向維持局面。便是薛衙內有通天背景。也被蔡行天利用程序正義幹掉了。

而一旦那位倒下,蜀中將留出極大的權力真空,省裡若是再有人肯運作,屆時。他周某人豈非是眼前這位薛衙內手中填補這權力真空的最好人選?

此外。周道虔改變主意。留任蜀中,還有另一重要原因,或者說這個原因才是導致他留下的主要因素。那便是對薛向的感情投資。

因這兩人一直以來的敵對關係,雙方雖然合作有些時日,但曾經留存的衝突、芥蒂並不可能迅速化去。

而如今,他周某人舍他地,而就蜀中,便是在亮明一種姿態,一種和他薛衙內同生共死,共抗風雨的姿態。

有了這個姿態,且最終薛衙內真的挺過來了,那他周道虔就屬於根正苗紅那一撥裡的了。

就像當年有過長征經歷的紅軍們,後期都成了政治正確性的代表,即使在那十年,有著長征經歷的幹部即便捱整,也能受到特殊關照。

如今,周道虔打得便是這個主意,在他看來,這個感情分一旦賺足,他周某人在薛衙內的陣營中將迅速進行華麗的變身。

正是有著這番考量,周道虔才決議繼續留守蜀中,忍耐那難熬的黎明前的黑暗。

當然,既要下注,周道虔這種精明的政客,就不可能忘卻整場賭注的另一個核心,那便是薛向到底待他周道虔如何?

若是薛向心中對他周某人芥蒂仍深,即便是最後,他周某人賭勝了,也不過是白忙一場。

畢竟他和薛向合作日短,雖然合作期間,他對薛向的印象大改,也從其它渠道知曉的,都是對薛向的極佳評價。

可旁人口中聽來,也只能是道聽途說,哪有親歷來得直觀。

是以,今番歸家,他便對外宣稱閉門,其實,等的就是看薛向如何動作。

歸得家來,面雖平靜,心卻漸憂,以至於長久矗立窗邊,觀望浮雲蒼狗,患得患失起來。

在他想來,若薛老三在今日之內趕來,便證明了他周某人對這位薛衙內重情重義的推斷,無措。

若是這位薛衙內真把他周某人當了破抹布,用過之後便扔掉,根本不來相見,只待在外地尋個地方將他周某人打發了。

那這樣的人,也就不值得他周道虔下如此重注了。

然而,薛老三根本沒讓周道虔等上一天,不到中午,他便提著酒瓶,姍姍來遲。

至此,周道虔徹底放下心來,也毅然將自己的仕途乃至身家性命綁上了薛老三的戰車。

卻說,對周道虔的“出爾反爾”,薛老三絲毫不覺驚訝。

周道虔能看到的,他薛老三早已想到。

因為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鍵期,雙方已然要刺刀見紅,分出勝負,也在這一念之間。

若在不熟悉內情的旁人看來,省裡那位要收拾他薛老三乃是輕而易舉,雙方勝負哪裡還有疑議。

唯有知其內情的人才知曉,眼下的局面非是省裡的那位佔據優勢,而是他薛老三已然一點點地挽回了局面。

那邊破釜沉舟,孤注一擲,已然在省內外惹下了太多的積怨,他薛老三隻需捱過這三板斧,便能完美收官。

在這個時刻,周道虔若是還不知取捨,要打退堂鼓,那說不得他薛老三就真要看低此人了。

卻說,周道虔一番話罷,薛老三道:“既然道虔書記心意已決,我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唯有預祝老書記鵬程萬里,大展宏圖。老書記是德江的功勳之臣,你要走了,自然不能沒些動靜兒,就由我代表市委,出面為道虔書記組織一個歡慶會,咱們市委市政府也代表德江四百萬人民好好送送咱們的老書記。”

薛老三從來都會做人,人敬他一尺,他還人一丈。

“這話怎麼說的,用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