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別扯這些敗性的事兒了,說點兒正經的,就開發雲錦新區一事,你二位有什麼高見?”
主政雲錦,薛老三自然想幹出一番事業,雖然對自己的才華自信得有些盲目,可目前,他還真沒什麼好點子,這便想起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典故了。
江方平道:“首長,這個,目前來說,討論這事兒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畢竟,雲錦新區的架子都沒搭起來呢,欲成其事,必先固根本啊……”
江方平哪裡有主意,雲錦湖新區可謂是地痞民刁,要啥沒啥,首長主政期間,能不出亂子,他就燒高香了,至於發展經濟,他壓根兒就沒想過。
可沒想過歸沒想過,既然薛向這會兒都問起來了,他自然不能不答,要不然這大管家也實在太失職了,沒奈何,也就能拿這四平八穩的話湊合。
薛老三清楚下邊人的難處,自不會跟江方平頂真,便又問戴裕彬道:“想必小戴有高見,那你給說說!”
早在江方平打馬虎眼時,他就猜到水有這一問,腦子早飛速轉開了,這會兒,薛向見問,他倒不如何忙亂,“首長,按道理說,雲錦新區要發展,得因地制宜,從自身條件入手,可翻遍全區,也就這八千畝雲錦湖能榨出些油水,可不管再怎麼榨,這裡頭的油水,委實有限,就算把裡面的魚蝦撈絕了,也換不來多少錢。”
“而除卻這雲錦湖,全區皆是貧瘠土地,連煤礦都沒一個,哪有能生錢的門路。所以,就咱們新區來說,靠資源發家絕對不現實。而若靠招商引資,也有些天方夜譚,山溝溝裡,要啥沒啥,交通都不方便,誰肯來這兒建場子。想來想去,還是隻有旅遊經濟最適合咱們新區,當然,我說這旅遊經濟,可不是一如翠屏山——玉女峰景區那般,畢竟,雲錦湖雖然風光旖旎,可缺少縱深,一覽無遺,觀賞性有限,要拉人投資恐怕也不現實。”
“我之所以想到旅遊經濟,還是出於地委的那份籌建雲錦新區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激發的靈感,那份報告,雖然是官樣文章,但我覺得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譬如,裡面說得,讓咱們雲錦新區依託翠屏山——玉女峰景區,發展旅遊經濟,報告裡說的,打造雲錦湖景區雖然不靠譜,但我認為這個‘依託’兩字提得很好。”
“就憑首長和李、陳二位老闆的關係,咱們雲錦新區完全可以對口風景區,提供第三產業服務嘛,譬如安排勞動力到風景區就業,提供土產,河鮮等,總之,儘可能的依託景區,發展新區經濟……”
第二百五十二章赴明珠
戴裕彬說完,薛向讚許幾句,又和二人閒聊片刻,便將二人打發了出去。
窗外皎月如輪,夜色青青,空遠靜宓,薛老三和衣而臥,孤枕無眠,他還在想著雲錦新區的未來出路。
實事求是地說,戴裕彬方才的那番話,看似有理,其實不過擦著邊兒,乃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
戴裕彬所說的旅遊經濟,對翠屏山——玉女峰景區,那不是依託,而是依附,這種發展模式,將雲錦新區擺在次要位置,還得看人眼色,更要不得的是,這種靠單純靠提供人力資源,供給農產品,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極其有限,不可能從根兒上,拉動新區的經濟發展,只能算作一個補充。
當然,也不能說這法子一點兒用也沒有,即便戴裕彬不提,薛老三也早打好了承包風景區的服務業和農產品供給,蚊子再小也是肉。
治標難治本,薛老三輾轉反側,細細回溯起他主政靠山屯、蕭山的經歷。
仔細一盤算,卻發現能借鑑的手段,幾乎不存在。
譬如在靠山屯時的分田到戶,大棚蔬菜,養殖業,換到這雲錦新區,根本沒一策可行。
分田到戶,雲錦新區的二十八個村莊早完成了;至於大棚蔬菜,緊鄰德江的兄弟行署廣安就是蜀中的大棚基地;養殖業就更不用提了,全蜀中足足有五個生豬養殖基地。
而在蕭山創辦特色企業,在雲錦新區也無從借鑑,因為整個雲錦新區。除了個別村莊還有那早已名存實亡的社辦企業外,根本沒有工廠;至於蕭山崛起的關鍵,蕭山港的新建,雲錦新區更是想都別想,除非他薛老三有神通大挪移,將雲錦新區挪移到海邊,才有開埠建港的可能。
越想越迷茫。倒非他薛老三腦子轉得不快,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他有本事不假,到底不會無中生有的魔法。
“……實在不行,要不請小妮子出手相助……呸。薛老三,你還是不是男人,前番義正詞嚴拒絕援助的是你,如今竟又生出這心思,無恥之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