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7部分

是丁世群的政績之作,眼下,這位正在圖謀嶺南一號,極需支撐點。

待得丁世群叫出他的名字,瞬間,薛老三明悟了。丁世群擺出這偌大擂臺,竟是為了自己。

他真不知是該生氣,還是該高興。這位丁校長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吧,站起身道。“丁校長,我哪有什麼心得,讓您失望了。”

丁世群道,“薛向同志別謙虛,須知過分的謙虛便是驕傲。”

精心佈下的棋局,又豈容薛向逃脫,當下,他又道。“諸位同學們,恐怕對這位薛向同志多有不熟悉,那我就簡單介紹介紹。要說咱們的學員中,藏龍臥虎,俊傑如林,以我之見,這位薛向同志當屬其中最出類拔萃的一位。當然了,我這樣說,肯定有不少同志不服氣,同志們別急。聽我細細道來。薛向同志十七歲就參加工作了,當時選派到江漢省的一個村莊做大隊長…………”

丁世群對薛向何等了解,這番娓娓道來。竟將薛向生平說得一絲不差。

靠山屯分田到戶,發展大棚蔬菜,科學養豬;超高分數考上京大,以學生身份擔任京大哲學系團委副書記,後出掌校宣部幹部,一手打造了系列報道;爾後,分配蕭山,開創蕭山港,功耀遼東;再調任明珠督查室。打黑除惡,極受好評;最後。再德江的幾年,更是將德江的經濟搞得蒸蒸日上。由蜀中的中下游地區,一躍成為三甲,率先完成地改市,功勳卓著……

其中,薛向幾次在大報上發表的著名文章,丁世群也未漏過。

一番介紹持續了十幾分鍾,事無鉅細,丁校長介紹得極是詳細,好似今次召開的不是最新理論討論會,而是薛老三的追悼會,須備述其生平。

便連薛老三自己也不曾知曉,這七八年,自己竟折騰出如此多的大場面,進而生飄飄之感。

丁世群介紹完畢,滿場盡皆無聲。

感嘆丁世群所言無差者有之,畢竟這樁樁件件,對一位基層幹部而言,皆屬偉業;

認定丁世群這是故意吹捧者有之,都是尋常人,薛向才多大,未必都是他的功勞,許是貪了集體班子的功勞也未必。

心中哂笑者亦有,這幫人自覺丁校長是在粉飾,再說,薛向幹了事實,立了功勞,可能坐到這間禮堂來,誰不是滿滿辛苦,累累功勞,也未必就比薛向差了。

丁世群面帶微笑,看著薛向,臺上臺下,眾人的反應,盡數落在眼中,心中得意,揮了揮手,鼓舞道,“同志們,咱們讓薛向同志給大夥兒講講好不好。”

“好!”

臺上臺下,應者如雲。

有了丁世群方才的那番玩命拔高,薛向正是萬眾矚目,時下,又逢爭勝之際,自然誰也不願讓薛向獨享大名。

此刻,不管是看熱鬧的,還是不服氣的,抑或是想試試薛向成色的,無不希望薛向能開口發言。

如此,才有了丁世群的一呼百諾。

這下,薛向徹底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丁校長佈置這麼大個場面,等的就是現在啊,不知不覺,他就被架上了柴火堆。

當然了,即便是先知先覺,面對丁校長這堂堂之陣,他薛老三也只有被架上去的份兒。

既然被架上來了,薛向也就不忸怩了,朗聲道,“好,既然丁校長抬舉,同學們捧場,我就簡單講兩句。”

丁世群道,“簡單講兩句可不行,你薛向同志是重頭戲,總不能講同學們都講過的,這是炒現飯,方才,我可是將你誇上了天,你不拿點真材實料出來,我臉上無光啊!”

第六十六章好大一齣戲

“嘶!”

彭春倒抽口涼氣,忽然發現薛向這風頭,真不是那麼好出的。

丁世群這麼一說,等於替薛向刨了個大坑,經改、政改兩大深坑,等著薛向選著跳。

當然,薛向也有避讓的選擇,可以彭春對薛向的瞭解,他知道這傢伙是“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個性,但,作為朋友,他還是要做最後的努力。

彭春在桌底輕輕拉扯著薛向的褲腳,掐著聲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就是些虛名嘛,不要能怎的。”

他話音方落,薛向接過傳遞而來的話筒再度開口了,“好,就聽丁校長的,我就談幾句,就著當前的經濟狀況,談上幾句。”

哐當,彭春懸在半空的心,終於還是掉了下來,摔了個粉碎。

場間不知多少人暗抽冷氣!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在這麼高個場合中,談論經濟範圍內的話題,本就是需要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