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7部分

薛家人招呼,蔣省長必須得關心。

這關心的結果,便是蔣省長力主薛向入常。

毫無疑問,蔣省長這個提議,遭到了蔡行天的反擊。

反擊的理由,倒也充分,薛向資歷太淺,還需鍛鍊。

的確,這是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薛老三年不過二十五,入德江也才堪堪半年,從行署專員躍為常委副市長,怎麼也嫌太快。

即便薛老三有種種大功傍身,但組織也不是光看個人功績提幹,得綜合考評嘛。

蔡書記把著這個藉口,堵了蔣省長個沒脾氣。

蔣省長自不可能光吃虧不反擊,蔣省長反擊的結果,就是不同意省委指派德江市政府的責任分工,用的理由,也差點把蔡書記噎死。

“德江人大都可以搞權監改革,德江市政府剛剛大換血,為什麼不讓同志們自己熟悉了情況後,自行調理,要相信基層同志的覺悟,沒準兒德江的這次試點,能很好地為組工做出範例!”

蔣省長連德江人大的事兒都點出了。蔡書記臉皮再厚,也抵擋不住,大袖一揮,再也不說話了。

由此。才有了德江市眾位市長的模糊任命。

眾所周知,權由事生,有了具體分管單位,才能比較出權柄大小,縱使你是市長,分管的僅是科教文衛,頂著明晃晃的正廳級招牌,那也比不過一個分管計委的副市長。

也正因為,無法區分具體的事權,德江也就定不下常務副市長的人選。

畢竟。常務副市長和常委副市長的唯一區別,便在事權上,常務副市長是協助市長工作,分管財政,計委等市政府核心權力部門。

如今。事權不明,顧明俊和謝明高也就分不出誰高誰低。

聽罷曹書記的解釋,眾人面面相覷,都是做老了官的人,誰也不會信曹書記話裡的高調,盡皆窺出了省委肯定起過一次不小的較量。

當然了,省委的較量。眾市長沒心思管。

他們的注意力,已然盡數集中到這分工爭奪戰上了,畢竟,浸淫官場多年,誰都明白權力的真諦。

“曹書記,柳書記。向部長,市府的分工,怎麼由市政府協調?這可是開天闢地第一次,是不是讓市委參與輔助吧。”

發言的是周道虔。

說實話,他也是此刻從曹書記口中。才知道這令人牙疼的任命。

本來,省委將德江市政府的人事配置,定下後,他自己在心裡就開始按照自己的估量,計劃後續的安排,如何最好的影響市政府。

可如今,省委來了這一手,壓根兒就給德江市政府明確分工,這不是胡鬧臺麼?

先不說,沒分工,如何區別權力大小,畢竟,都是市長,一個正的還好說,可那六個副的,如何區分大小,都是副市長,誰也不比誰弱,即便那兩個掛著常委的又如何,沒有具體分工,和普通市長也照樣比不出高矮。

此外,事權不明,市政府組成部門,和市直機關,具體該由誰領導,負責?

下面的幹部,該找誰彙報工作?德江市政府如何運轉?這都是不小的問題。

不過,周道虔沒有點出這些問題,畢竟,省委的決議已下,置疑是蠢事兒。

事已至此,最好的便是趁亂撈些好處。

是以,周書記才會諫言,讓市委參與輔助市長分工問題,無非就是想把手伸進這塊權力蛋糕中。

“曹書記,柳書記,周書記的建議是不是可以考慮,畢竟,像德江市政府的自我協調分工,在咱們蜀中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同志們都沒有經驗,有市委的參與輔導,也是好事兒,畢竟,防止自y化,是全黨全中央三令五申的鐵的紀律,凡事至於黨委領導之下,總是不錯的。”

向問天笑著聲援了周道虔。

此次,蜀中一號,二號交鋒,心裡最不舒服的正是這位向部長。

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號二號交鋒的結果,直接導致了組部的權力缺失。

原本,議定德江市政府分工,正是省委組織部分內之事,如今,改由德江市政府自我協調,氣得向部長几天沒睡好覺。

此刻,周道虔出言,明著是稍微修改省委決議,從根源上,卻是否決,向問天出言相幫,正是樂見其成。

曹,柳二位,皆是明眼人,向問天的心思,二人即便不是洞若觀火,也是知其*。

原本向問天方一發言,二人便待反駁,畢竟省委的決議,便是威權,周道虔即便是商量的語氣,終究是有否決的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