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0部分

思索起這位的來意。

實事求是地說,他對這位陳書記,觀感不錯,為官大氣,性好簡樸,更兼,不管是鐵進的任命,還是在他薛向前次遭難,這位陳書記都是說過話的,所以,雙方可以算是結有恩義。

而如今,正是明珠政局的磨合期,別說是這位高權重的陳書記了,就是胡黎明,耿福林都忙得腳打後腦勺,不曾抽出時間,來陪他薛某人。更何況,薛向也聽說過,最近市委的爭鬥正烈,新任丁市長和王書記,以及這位陳書記,都不怎麼合得來,鬧出的動靜兒不小。

既然如此,這位陳書記怎麼還有空來瞧他薛某人,且這會兒正是上班時間。

卻說,薛向正揣度著陳道林的心思,陳道林卻沒讓他多猜,寒暄方罷,便滲透出了來意,“薛向,聽說馮京同志馬上就要進步了,我可得恭喜他啊,上次,他來明珠,奈何我公務繁忙,未曾一見,至今,我還引為憾事呢!”話至此處,又聽他道:“哎,如今的明珠,我真是看不懂了啊,可能是思想老了,適應不了這日新月異的大發展啊,看來是時候告老歸鄉嘍!”

兩句不相干的話,被陳道林硬生生地連在了一起,這暗示的意味兒實在太濃了,薛向咂摸了片刻,心中隱約有了答案,只是不敢確信,說道:“陳書記說得哪裡話,您正當壯年,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革命工作,黨的事業,都還要您發光發熱呢!”

陳道林擺擺手,又轉過了話題,“薛向,安遠政局的身體還好吧?說起來,我和安遠政局,還有過一面之緣,四二年反掃蕩的時候,我也在晉察冀,那時候,我才十四歲,正跟著我們村的民兵們廝混呢,當時,恰好碰著一二九師的師部轉移,師部首長看我們追得緊,便派師部警衛連過來勸我們,領頭的就是安遠政局,一晃這些年過去了,我們都老啦!”

薛向沒想到陳道林和薛安遠還有這麼番遭遇,不過都四十年前的事兒了,且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兒,他不懷疑是陳道林編排,也不信薛安遠還記得,他只在想陳道林為什麼說這個,片刻,就有了答案。

官場談古,多為敘舊情,一面之緣,甚至算不得有情,可陳道林既然說了,這裡面的滋味兒就很濃了,再聯想到,他方才談馮京,以及說在明珠的不愉快,先前還隱約的答案,此刻,在薛向心中,已漸漸清晰。

很明顯,這位陳書記是想動了,且有意向的地方,不是別處,正是遼東。

方生出這個念頭,薛向越想越覺有理,首先,遼東政局因為張春林的投機,出了大問題,老書記鄧永加亦被牽連,退居二線是在所難免,如此一來,書記的位子就空出來了。

的確,比之遼東,明珠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等方面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若擱在以前,陳道林萬不會有以遼東易明珠的想法。

可今時不同往日,陳道林原本打算著靜等汪明慎到站,段鋼前進一步,他順勢接過市長,可哪裡知道,中間會讓自己攪合了這麼一槓子,讓別人揀了空當,眼看著,王澹望、丁世群,一書記,一市長,坐得穩當了,沒準兒一坐就得三四年到滿屆,可他陳某人又有幾個三四年可等,此時,再不另尋出路,沒準兒就得老死在這副書記的位子上了。

正因為有這個大背景,陳道林有去遼東的想法才不為稀奇,更何況他謀求的是省委書記一職,論含金量,也不較明珠市長差多少。

想通此節,薛向徹底明瞭了陳道林的來意,心中又想,此人為官為人,都是一時之選,且與己有恩義,更何況,人家的完滿計劃,也是因為自己這飛來一棒,才給打亂的,如今,能助其一臂之力,自然就該使力。

一念至此,薛向也就不兜圈子了,畢竟這種事,總不好讓陳道林這尊者和長輩,先露骨而出,既然要送人情,就送到底,但聽他道,“沒想到您和我伯父,還是老相識啊,失敬失敬,這樣吧,既然是老相識,總不好不見見,您若有功夫,我跟我伯父說一聲,你們老同志正好聚聚,正好遼東的馮叔近來恐怕要上京述職,您若有意,我看你們做一路最好!”

薛向說得隱晦,陳道林卻聽明白了,他沒想到薛向竟然這麼機靈,自己剛露出點兒話縫,此人就瞭然了,還善解人意地給出了安排,當下,便笑道:“好好,我也想和安遠政局聚聚啊,你還是就安遠政局和馮京同志的方便吧,我隨時都有時間!”

馮京如今還沒赴任省長,只是有了動議,薛向說的入京述職,陳道林也猜到是中央組部談話,既然如此,這就證明了遼東政局,確實大變在即,他不提前運作好,機會可是稍縱即逝。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