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聽聽這個回答,難道不讓人揪心麼,窮人家的孩子也唯有知識能改變命運,可許多家庭連溫飽都難解決,供應娃娃上學受教育,更是無從談起,所以,為蕭山將來計,為成千上萬放羊娃計,免除學費,推行強制性九年教育勢在必行!當然,口號喊得再響,調子吹得再高,終歸還得落到實處上來,實處就是,咱們縣的財政,完全是有能力擔負起這些孩子們的學費的,我仔細算了筆帳,全縣七歲到十七歲的孩子,總計七萬多人,沒人每年兩學期的學費不過八元,也就是說辦成此事,也就每年六十萬的財政開支!而六十萬元,給宋部長,不過是買幾十臺車,可放在還在孩子們身上,則是種下了希望了種子,將來就為蕭山收穫燦爛的明天。”
“最後,再說說這菜金的事兒,說起來,咱們已經免了這許多了,用不著額外負擔,可同志們吶,世上的事兒,往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咱們給農民兄弟們施欲布露,城鎮居民們若是一點兒不沾,少不得又是怪話,怨言漫天,這完全養活十多萬娃娃,咱們目前的情況還是力有不逮,可光免除這每月兩元的菜金,咱們還是能做到的,我細細算了筆,如果由財政統一撥款,這兩元的菜金,初中部其實可以壓縮到一元五,小學部還用不了,除去寒暑假,一年也就擔負九個月,平均下來,每年也就一百萬左右的開銷。想想吧,一百六十萬的開銷,幾乎解決了全縣所有家庭的巨大包袱,也完全解決了孩子們的後顧之憂,這絕對是筆合算的買賣。”
“總之,這三件事兒,合在一起,看似無可辦成,天般苦難,細細一筆賬算下來,每年也就統共不到二百萬的額外支出,這還是涵蓋了因為生員擴張,而導致的校舍和教師增多後的因素,話又說回來,若是今年大棚蔬菜擴張徹底完成,到明年,農業稅免而不免,說不定每年從大棚蔬菜上所得的稅收將超過原來的農稅,所以,總體來說咱們的壓力不大,不說以後蕭山建港後,每年的稅收,財政,會源源不斷,緩步增長,就是現如今,咱們財政上的七百萬,也能支撐著咱們把這三項計劃推行下去,我相信,三年後,蕭山港成,這筆巨大的開支,很快便會被彌合,到時,咱們這項德政將惠及每一個蕭山人,而在座諸位也將為每一位蕭山人民所銘記!”
這大概是薛老三這輩子一口氣說得最長的一番話,饒是他國術通神,氣脈悠長,這番話說完,未免也有些口乾舌燥。
薛老三端起水杯喝茶,滿場依舊無聲,只是原本眾人臉上的驚駭之色,在薛老三這番話後,已然盡數消退,更多的卻是疑惑。顯然,薛向這番有理有據,入情入心的話,並未完全說服眾人。
想來也是,如此重大問題,又是挑戰一眾官僚約定俗成的觀念,豈是片言隻語就能成功的。
良久,段鋼發言了:“薛書記,您說的事兒倒都是好事兒,咱們這步子是不是太大了,完全可以一步步來啊,我相信就是隨意只推出其中一項,全蕭山的百姓也會感恩戴德的!”
段鋼可謂是說出了眾人的心聲,大夥兒實在不明白薛書記為何如此心急,要說薛書記憫農愛民,這點大夥兒都知道,可實在是沒必要把農民當寶貝般捧著,如此三項舉措,那農民身上的擔子豈不是被卸掉了一大半,以後不操心掙錢了,豈不會無故生事兒?
薛向心中唯有苦笑,他自然知道自己說得再有道理,可要掏出這雪花花的銀子,實在讓眾人心疼,因為在場眾人中,只怕有不少都把財政上多出的那幾百萬,作了塊大肥肉,儘管不能獨吞,咬上一口,還是可能的,只是肉多肉少罷了。
可這會兒,他薛書記這三項舉措一出,以後蕭山豈不是又得勒緊褲腰帶過活,大夥兒辛辛苦苦忙活,可不是就為了老農民解決後顧之憂的啊!
眾人心思,薛向自然一清二楚,這三項決議,可以說早在他心中盤算了無數回,取消農稅,是在入蕭山後,見了農村慘象,第一個在他腦海中跳出的念頭,而後邊的義務教育,則是在見識了小花等孩子冒著泥石流風險採摘磨菇時,就有的決定,至於免除菜金,自然是那次聽課遭遇的十幾張空桌,方有的想法。
可以說,這三項決策,他日夜思念,念茲在茲,無時敢忘,盤算得多了,自然會想到提出這三項決議後,眾人的反應。
他從來不會把官員當聖人,更多的情況下,還是把他們當有**,有辨別是非能力的正常人。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利字,引動人心。
在涉及到如此重大且影響無數人的問題上,薛向深知,光靠道理,決計無法成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