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8部分

這種可能性,他渾身激靈靈,打個寒戰,饒是他國術通神,此刻也難以抑制地從心底騰起的如江河噴湧般的自豪之感。

噔噔噔……

樓上眾人正無言之際,走廊盡頭,忽地奔過三個人來,當先一人正是後勤處處長老馬,他手裡持了個話筒,身後兩人架著個碩大的電喇叭,三人一路奔行,長長的電線沿路拖得老遠。

見了老馬手中的玩意兒,眾人大喜過望,眼下缺的不就是這玩意兒麼。

要說眼前眾人,都是見過大世面的,都經歷過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萬人齊勞動的大會戰,都是遭遇過的,自然知道這種局面,最缺的不是別的,而是溝通和引導,而溝通和引導最主要靠得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聲音。

馬處長將話筒捧到近前,洪部長還待伸手,金部長當仁不讓地先接了過來。

金部長清了清嗓子,便對著話筒喊了出來:“蕭山縣的同志們,大家好,我叫金天,是省委組織部下來的幹部,在這裡,我就代表省委,蕭山縣的同志們,你們有啥事兒,可以找我反映嘛,這麼圍在縣委大院門口,影響很不好嘛!”

高音喇叭早早地被開到了最大,金部長一句喊出,真個是聲傳百里,站在近處的費立國、劉力幾人,被震得連連退步,樓上不少人,都捂了耳朵,可以說,這音量,方圓三里左右,保管能聽得清清楚楚。

金部長一句話喊出,真如油堆裡噴火,霎時間,底下竟開了鍋,嘈嘈雜雜的人聲,匯成滔天聲浪,向樓上捲了過來,可萬人萬口,萬語萬聲,匯聚一處,竟是誰也聽不清說得是啥。

不過,樓上眾人聽了這雜音,不憂反喜,因為,很明顯,底下的數萬百姓是無組織的,要不然決計不會是現在這般雜亂景象。

“同志們,同志們,聽我說嘛,你們這樣千言萬語,我是沒辦法聽清楚的嘛,你們看這樣好不好,咱們就讓排在縣委大院門口的這百來人說話,想必他們能代表你們的意見,大夥兒都安靜,他們大聲說話,你們也都聽得見!”

金部長不愧是見過陣仗的,臨危不亂,眨眼就想出了好法子。

卻說金部長一句說完,大院外的上萬人,果然安靜下來,便連先前的噪雜聲也無了,顯然是同意了金部長的意見。

而大院前的那百來人也自發排了隊形,有老弱婦孺也被剔除出隊,換了青壯補上,未幾,還有一藍布中年步上前來,似乎要做主講人。

那藍布中年剛邁上前來,薛老三便認出他來,正是馬頭鄉橋口村的方老實!

但見方老實張了張嘴,霎時間,上百人洪亮又整齊的聲音便迸發而出:“我們要見薛書記,我們要見薛書記……”

反反覆覆,十餘遍,盡是這一句話。

第三百八十九章這就走了!

底下喊聲一起,薛向心頭一掉,便知道果然被自己料中了,其實,方老實露頭霎那,他就確信了。

細說來,這會兒,不只薛老三明白是咋回事兒了,蕭山縣一眾常委皆明悟了,只是眾人沒想到的是,會來這麼多人,會整出這麼大場面。

原來,那日薛向倉促提出惠民三策時,不只鄭衝領悟出了薛書記恐怕別離在即,在場眾人多有聰明過人者,這點,光從那日常委會結束當天夜裡,來薛書記辦公室談天的常委人頭數就可以證明。

而常委之中有聰明才智之士,縣委機關大院這種猜人心思,以小見大的陰謀家們在所多有,更何況薛書記的功勳幾乎是明擺著的,眼下正值換屆在即,許多聰明人就早早地知道蕭山恐怕是留不住薛書記了,再加上這惠民三策出得倉促,當時,機關大院就吹出了薛書記要走的風聲。

而這風聲驟起,薛書記也不主動闢謠,漸漸這謠言,幾乎就成了預言,再加上,薛向確實早就知道自己要離開了,對一眾還算不錯的同僚,他也實是不願欺瞞,索性就明說了。

確定了薛書記要走後,廖國友等人就張羅著要給薛書記辦個歡送大會,奈何被薛老三嚴詞拒絕了!

未曾想,廖國友等人並不死心,大夥兒一商量,便決定組織群眾歡送薛書記,多少也得整出些氣氛,當然這組織群眾,至少得看上去像是自發的。

是以。眾人早早就吩咐人安排下去了,而縣裡謠傳薛書記即將離任的訊息更是在廖國友等人的推波助瀾下。達到了頂峰,而廖國友等人的推波助瀾,也正是希望屆時,透過組織而來的群眾,引來真正來相送的群眾,那樣才算圓滿。

可誰也沒想到,計劃沒趕上變化,原計劃。實在地委組織部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