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的記者在單位等我們去接。張建中想,電視臺的記者怎麼就可以搞特殊?

報社記者說:“現在,電視臺的記者比我們更吃香。”

電臺記者說:“每次參加這類採訪,電視臺的記者都弄大牌。”

王主任笑著說:“也不全是這樣,主要他們的裝置太重,不方便。”

電視臺派一個攝影記者,一個女主持人參加採訪活動。兩人早在電視臺門口等他們。那時候的錄影機很大,要扛在肩上,乾電池又大又沉,那位漂亮的女主持挎在肩上,身子都斜了,坐在門邊的報社記者惜香憐玉,忙跳下去接過女主持的乾電池。

大家都齊了,王主任這才開始逐一介紹,先介紹張建中,說他是縣委辦的領導,是這次採訪的總指揮。記者們都說,知道知道。他們採訪過縣委召開的許多會議,見過張建中,倒是張建中對他們沒多少印象,只是記得那女主持,畢竟靚女更引人注目。

報社記者說:“早聞張總指揮的大名,也見過張總指揮,只是名字沒跟真人對上號。”

張建中知道他一定看過自己以前在報上發的文章,心裡很有些自豪,也沒怎麼謙虛,心安理得地當著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有時候,不是想要擺官架子,是環境迫使你不得板起一副面孔。縣委辦這塊金字招牌使張建中與年青的記者們不處於同一個起跑線,副縣長的器重,使張建中與王主任拉開了一定的距離。當然,還因為有一個漂亮的女主持。

於是,張建中很有些官腔佈置任務,告訴記者們今天採訪兩個點的特點。上午,主要採訪城區書記,他要大家報道時,多引用城區書記的話,增加現場感。

他說:“每一項工作的開展,沒有書記一把手的重視,是不可能取得驕人成績的。城區扶貧工作能夠成為紅旗縣的典型,與書記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下午,則是座談與專訪相結合,在城區的某一個社群召開有社群幹部,受益群眾參加的座談會,然後,再到一戶受益戶進行實地採訪。

他要求記者們要抓住城區扶貧工作的重點和特點。

他說:“這次採訪是一項系列活動,採訪的主題突出,採訪的物件多,大家一定要抓住各個點的特點。只有抓住特點,才能避免雷同。”

話說完了,他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因為靚女主持一直看著他。

接下來,王主任便具體談城區開展扶貧工作的特點。他們是怎麼抓的?他們的經驗與其他幾個採訪點有什麼不同。

說說講講,就到了城區政府。

政府大門敞開著,車一直開到辦公大樓門口。那裡早站了一行迎接的人,張建中不認識城區書記,便不急著下車,等王主任下車跟熟人打招呼,他才跟在靚女主持的後面下車。

剛站定,就有人叫“中哥。”他定神看,原來是黨校的同學,每次考試都叫他要複習重點。那人三十歲左右,雖然比張建中年長,但在官場,大家都不論年紀,一律以“哥”相稱,這樣,才讓人覺得彼此間的關係不一般。

王主任介紹說:“他是城區的民政助理。”

兩人並沒客氣地握手,只是那助理拍了一下張建中的肩說:“沒想到是你帶隊。”

張建中笑了笑,問:“都準備好了嗎?”

助理說:“書記在辦公室等你們。”

張建中也不客氣,像所有最高領導一樣走在前面,王主任和一行記者就在後面跟著。

書記辦公室在三樓,聽到他們的說話聲,走出門口迎接,目光越過張建中左顧右望,問:“電視臺的記者沒來嗎?”

王主任忙說:“來了,來了。”

一行人回頭看,果然不見扛攝像機的記者。

跟在大家後面的主持人忙說:“他上廁所了。”

書記像是這時才發現靚女主持,臉上笑得更歡了,說:“靚女認識,靚女認識,經常在電視上見。”

他竟捨棄所有人引領著靚女主持往他辦公室裡走。

張建中有些不高興,想你這書記也太成問題了,見了靚女,其他人都不管了。

後來,助理告訴他,書記不是因為她是靚女才熱情,主要還是因為見到她,知道電視臺記者也參加這次採訪。張建中問,電視臺的記者就那麼重要嗎?助理笑了笑,說,領導想上電視!張建中醒悟過來,想這電視臺的記者的確得人心!你電臺報紙寫的都是某某單位做得多好多好,卻很少提到個人。電視臺也不提個人,但採訪的時候,領導卻可以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