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往外奔走,同時揚聲喊道:"宣,顧子衿入宮見駕。"
***
未央宮的大殿內,十分的冷寂。
劉陵端坐在龍椅上,面色沉重,一對幽黑明眸沉靜的注視著呈現於他案前的信紙上,沉默不言。
待在一旁侍候的小安子用手肘推了一推顧子衿,悄聲問道:"喂,你那封信的味道,怎麼那麼奇怪啊?"
顧子衿挑一挑眉,低聲道:"寧王府裡,竇沅沅虎視眈眈,一直處心積慮的想幹掉董卿,好讓自己扶正成為身份尊貴的王妃。竇沅沅狡詐無比,我曾經不慎吃過她的虧啊,為了預防萬一,我當然不能將董卿寫給皇上的信給攥在袖子裡,在王府裡走動,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將信給藏到鞋子裡了。"
小安子聽見他居然把皇上的信給藏在鞋子裡,,立刻怒斥了一聲,罵道:"大膽!放肆!你、你、你居然敢讓皇上聞你臭腳丫子的味道,難怪皇上現在的臉色這麼的難看。等會兒皇上罵你的時候,我也不要替你求情了!"
這時,劉陵的眸光突然從桌上的信紙上抬起來,然後滿臉不悅的瞪著顧子衿。
皇上顯然心裡不太高興的樣子,顧子衿嚇得連連倒退了幾步,慌忙的擺擺手,吱吱唔唔道:"皇上恕罪啊,下次草民不敢再把信給藏進鞋底了,下次草民改綁在褻褲上……"
劉陵一對明眸瞪著他,冷冷的開口道:"她要求朕按照太后的意思,冊立皇后以外,還有沒有說了其它可惡的話?"
顧子衿見皇上一點兒也沒有責怪他的意思,立刻吁了一口氣,回話道:"董卿還說了,劉禛是寧王的兒子。"
聞言,劉陵的臉色頓時一沉,他伸手重重的往桌上一拍,惱火道:"可惡至極!果真是極可惡的話啊!"
顧子衿悶聲道:"皇上何不仔細的想一想,董卿說這句話的意思咧?"
劉陵凝著神,從龍椅上起身,然後負著手,走到了綺窗旁,抬眸看著皇城裡巍峨的宮牆,緩緩的開口道:"她此言,自然是出於現實上的考量。你說說,將手放在胸口,憑著良心說,不得欺瞞朕絲毫,劉禛究竟長得有幾分像朕?"
顧子衿抬手作揖,坦言道:"啟稟皇上,草民不敢相瞞。聽寧王府裡的人說,小世子長得像您的祖父高祖皇帝。草民無以得見過高祖皇帝,未曾仰望過聖顏,所以無從憑判,不過小世子看著,是有幾分神似董卿。"
聽說小世子長得最像高祖皇帝,經過他仔細的觀察,小世子是既像皇上又像寧王。
雖然皇上很堅信劉禛是他的兒子,關於這件事情,顧子衿也不敢斷然的胡亂猜測,究竟小世子是誰的血脈?畢竟他也很有可能會是寧王的兒子啊。
"像朕的祖父?"
323 見糖忘義
"像朕的祖父?"
顧子衿作揖道:"是啊,蘇太傅所言,劉禛神似高祖皇帝。"
"像朕的祖父……"劉陵的眼底迅速的盈上了一挘�峋觶�遼�潰海⒘醵G是朕的血脈,是朕的親兒子,無論如何,朕一定要見他一面。"
***
長江水患,在沿江一帶的江南地方造成了一場不小的災情。
寧王府因為財力吃緊的緣故,其力只能供應封地裡一般性的開支,無法應付突如其來且數量龐大的災民,於是便火速的上書要求朝廷儘速的撥下銀兩來協助賑災。劉陵立刻下令朝廷開啟國庫以支付江南災民所需的銀兩,同時以巡視災區為名,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江南。
不同於上次的微服出巡,皇上此次以巡視江南為名義,帶著幾名朝廷大官,聲勢赫赫的來到了寧王府。
皇帝以一國之君的身份駕臨王府,寧王按禮制親迎,隨後劉陵便與寧王在他的前朝與眾臣僚們議事,忙碌於擬定救災的計劃。
寧王府的前朝一片忙碌,後庭卻十分的寧靜,彷佛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似的沉靜無波,在喏大的園子裡,各房卻是各懷著心思。
鴻玉朝著窗外探了好幾眼,滿臉的不安,侷促道:"皇帝以巡視水災為名目,臨幸寧王府,而且還帶來了大批的朝臣,在姑蘇城內除了王府有足夠的規格接待皇帝以外,已經別無它處了吧?"
說到這了裡,她轉頭看著正在軟榻上逗弄著兒子的主子,低聲道:"小姐啊,你說皇上他會入住在寧王府一陣子的吧?"
其實,皇上真正的目的,是來看小世子的吧?
皇上入住在寧王府裡接近了小世子,那麼太夫人跟寧王看在眼裡,只怕又會無端的掀起一陣波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