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尋找自己的天命,我想徹底弄明白,究竟自己是不是傳說中的那個天命?"
"既然陽女皇后的天命便是皇上,妳不去帝都想辦法混進宮,去見皇上一面,妳來到江南做什麼?莫是衝著寧王而來的吧?妳究竟是何居心?"董卿冷聲道。
"我何嘗沒有去過帝都?那裡冠蓋雲集,達官貴人聚集,卻是竇丞相跟董司馬的天下啊,符老闆為此砸下了不少銀兩,卻始終無法打通各處關節,那些大官們聽說陽女皇后一事,便眾口一致的說,將來的皇后不是姓董,便是姓竇,那裡來的民女容身之處?沒有人願意因此而惹上麻煩,我只好黯然離開了,又經過了三年,後來聽說寧王曾經多次向竇丞相求親,竇丞相拒絕了他,皇上反而下了旨,打算迎娶竇小姐,於是我們便來到了江南,處心積慮的想結識寧王。"
董卿暗忖著,林陽兒心思縝密,想了個絕佳的好法子,打算利用寧王,當上後宮的鳯凰……。
寧王若真如傳言般鍾情於竇小姐,便會利用自身皇親的關係,把陽女皇后帶入皇宮,存心操弄一番,攪了皇上跟竇沅沅的親事,奪回心中所愛。
於是陽女皇后便順應了天命,許配了皇上,寧王抱著竇氏美人歸,雙方得利……。
得到了寧王的相助,比起在帝都亂灑銀子,結識各處官員來得有效多了。
林陽兒便是這般盤算的吧?她應該是有所耳聞寧王劉驥風流多情,唯獨不知皇權因為皇上的身世,在私底下已經陷入了紛爭之中。
現下,皇權核心正混亂著呢,明爭暗鬥,爭著權勢,步步驚險,她可不能讓什麼天命皇后跑出來攪局。
主意己定,她神色一凝,道:"既然妳是天命的皇后,那麼蒼天定是會替妳有所安排了,妳何必處心積慮咧?妳若不肯交回兵符,那麼別怪我無情,本官只好來硬的了,我就算抄了妳的府邸,掘地三尺,也定會搜出兵符的!妳休想拿著兵符,威脅本官將妳引薦給皇上,妳想見皇上,就靠著妳那個所謂的天命吧!"
她展現出不容侵犯的強硬態度。
"兵符自然是得還上,陽兒並不想與董司馬成為仇敵。更不是想拿著它來威脅董大人,為敵為友,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我還不至於這麼愚蠢………。"林陽兒從袖口拿出兵符,遞了出去,低聲道:"尋找自己的天命,是陽兒的唯一所求,不過只是董司馬的舉手之勞,望大人成全。"
這林陽兒果然是極聰明的。
董卿正想伸手去取,倏地,身旁卻猛然伸出了一隻手來,迅速的把兵符給搶了過去。
她猛地一驚,正想大聲斥喝,轉頭定睛一看,居然是英王!
見到他,董卿臉色驟變。
英王劉歆把兵符拿在手上把弄,挑了一挑眉,看似漫不經心笑道:"原來皇兄的六十萬大軍居然被董大人給攥在手上啊,他可真信任妳呢,原本這東西他是打算給了我,讓我攥著,我卻不敢收下呢,我娘若知道了,肯定又罵我沒出息了,只顧著玩樂……。。"
董卿神色一凜,作揖道:"殿下,這東西可不是拿來玩的,請還給下官吧!"
劉歆瞥了她一眼,意有所指笑道:"妳若拿著六十萬大軍去投效寧王,皇兄大概得舉刀自刎了。"
她絕不會背叛皇上,英王暗藏著什麼心思,她豈會不知?董卿忍著惱怒,揚起笑容道:"殿下若私下攥著,皇上也得舉刀自刎了。"
劉歆眼神微變,冷聲道:"董司馬可是在懷疑我對皇兄的忠心?我劉歆若有私心,當初早就拿著兵符了,豈能容得妳這個非我劉氏皇族來手握重兵?我怎知妳究竟有沒有異心咧?"
"下官,絕不敢有任何的距逾。"董卿作揖道:"皇上的身子已經無恙,微臣正打算將兵符還給聖駕呢。"
"董司馬果真是個聰明人啊,非我劉姓卻手握重兵,命是不會久長的。"劉歆語帶著警告,冷笑著將兵符還給她。
什麼時候該攥著兵符,什麼時候該奉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其中牽涉極大,一個沒弄好,很快便會大禍臨頭了。
手裡握著兵符,擁有重兵,看似威風,卻並不一定是好事,劉姓諸王各自擁有封地的軍隊,各自牽制,在這種狀況之下,沒有名目,手裡卻握著朝廷大軍很容易遭受猜忌,成為眾矢之的,英王深知其中的厲害關係,所以當初不敢冒然接下。
她董大司馬與竇丞相勢均力敵,縱橫朝野並非一朝一夕,並不是個不懂得審度時勢的笨蛋。
不過,表面功夫還是得做好,董卿接過兵符,趕忙作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