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教了她們算數,比如九九表,比如如何記賬,記賬這一點她也直接是把後世的那套“複式記賬法”般了過來,而且教了她們兩種方法,一種用的是是阿拉伯數字,簡單方便又好記!
還有一種是專門給外人看的,比如“一、二、三、四……”這種中文寫法的算賬、記賬方式也教給了她們。
好在她們也都不是什麼愚笨的人,領悟能力還蠻快的,沒出幾天就把九九表背全了!
至於書寫——對於寫慣硬筆字的林酥兒來講,她的毛筆字只限於別人能分的清她寫得是什麼?要論到好看——這點……她表示自己真的是無能為力了!
好在她在現代的時候玩過一陣子的玻璃筆,那筆同樣都是蘸墨水用的!
她想著——做筆而已,玻璃和陶瓷應該也沒差多少,就特地找了縣裡一家燒瓷器的,給自己燒了幾隻白瓷筆。白瓷筆上面還繪上一些花草圖案,雖然玉蘭縣的這家瓷窯做出來的東西不是很精美,胎質略有粗糙還泛青,但林酥兒她們拿著新做出來的筆還是十分高興的!
林酥兒拿起盒子裡放著的瓷筆,只見筆身由粗到細呈流暢的弧線型,筆尖細而圓潤,瓷筆通體大致呈白色,上面畫著幾片蘭草,更添了幾分雅緻!
“大姐~這就是你定做的瓷筆啊!”
“嗯!”
“好漂亮啊!”
茹兒只看一眼就愛上了,心癢癢的目不轉睛的盯著林酥兒手裡的筆,熱切的問道:“大姐~我好喜歡這筆啊!有我的份嗎?”
“你喜歡啊!隨便挑吧!”
林酥兒隨手把其他盒子裡的筆都開啟任茹兒挑選
“芝兒也挑一支吧!”
“也有我的嗎?”
芝兒高興的問
“當然啦!你現在不是也在學寫字了嗎?娘要不要也挑一支?”
“不了!不了!娘現在也沒功夫學字,拿了也沒用啊!”
林氏連忙擺手拒絕道
林酥兒一想,也確實如此——林氏這陣子忙這學做菜,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學寫字,便也沒有勉強她!
“我要這支!”
“那我就要這支!”
茹兒挑了一支畫有蓮花的筆,而芝兒挑了一隻梅花的。
茹兒拿到筆就興奮的站在林酥兒面前望著她
“大姐!大姐!你昨天教已經了我們‘林’字,今天再教教我‘茹’字怎麼寫唄?”
林酥兒拿起筆沾了點墨水在紙上寫了一個小小的“茹字”
“看到了嗎,這個字要從上至下的寫,還是一樣的……先橫再豎,然後是……”
林酥兒耐心的一筆一劃的教導著茹兒她們。
日子就在林酥兒一邊做生意一邊做教學中渡過了!
轉眼就到了七月中旬,林氏做菜也學得個七七八八了,茹兒算賬進步也十分大,基本上可以一人獨立操作了,林酥兒只用晚上再照著賬本對對賬就可!
她們開業的這一個多月以來,生意一直紅紅火火的,用日進斗金來形容也不過分!到了月底一算賬——居然賺了有兩百多兩銀子!
兩百多兩雖然可能比不上有的富家小姐家的一套頭面,但對於平窮落後的玉蘭縣人來說,這無疑不是一筆鉅款!
其中——也不是沒有人眼紅林酥兒她們的!可別人一知道林酥兒一家和縣令大人不僅是熟識,甚至林氏還是縣令大人小公子的乾孃時就再也不敢輕舉易動了!
當然——說到這……林酥兒就不得不慶幸自己的好運氣,一早就拉到這麼好的一張虎皮做大旗!
林酥兒掙到錢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算把梨花村的房子重新修建一下。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
由於原來從村子裡去林酥兒她們家的道路就只有一座獨木橋,像一些大型的馬車根本就過不來,所以每次譚正昊他們來的時候都是把馬車寄放在河對面的人家家中的,而且人走在上面也不太安全,一不小心隨時還會有墜河的危險,非常的不方便!
所以林酥兒便打算從她們家門前正對的位置建一座平板木橋,原本她也有想過要建座石橋的,可是石橋造價高不說,工程還巨大,所以林酥兒就選擇建造方便又實惠的木製橋樑。
“什麼?酥兒你打算建座橋?”
這丫頭賺錢了怎麼不說先把房子修一下,反而要大把花銀子建一座橋?
鄭大有點想不通!
“是的——鄭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