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正昊一整天都賴在林家不肯回去,如果不是林家確實簡陋,林酥兒估計他都要留在自己家睡覺了,還是宋嬤嬤好說歹說才把他勸了回去。不過從那以後譚正昊就隔三差五的上林家來。
日子慢悠悠的過著,小嘀嗒一轉眼也過了滿月了!
小嘀嗒滿月,林酥兒想著她們剛來此地,家裡沒有什麼條件,更沒有幾個親朋好友在這邊的便也沒有大辦。就一家人在家吃了一頓豐富一點的飯,當然譚正昊這個小傢伙是絕對少不了他的,他現在是一天到晚都恨不得長住林家,畢竟這裡有他乾孃林氏和幾個乾姐姐在,還有這麼多好吃別處卻吃不到的東西!
這些日子,林酥兒一直在縣城尋找合適的店鋪,打算開個小飯館。可惜她找了遍了全城也沒找到合適的地方。
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因為古代人地廣人稀,市場需求量少;二、古人又有故土難離的情節,人員流動性不大,一般人一輩子沒有挪過地,都是生在哪兒就死在哪兒,一套房子甚至住幾代人,再加上古代建造業不發達,建造工程好時長,有些工程往往要花上幾年或者幾十年才能建好!
所以說——古代人並不像現代人那麼熱衷於投資房地產,自然也不會修建大量的商鋪用於出租或出售,一般修建的房產商鋪都是自用,很少用於買賣,就算有一兩套閒置的房產也是因為家裡經營不善或者舉家搬遷等原因而出售,很少用於出租,商鋪更是極少!
林酥兒此時獨身一人正走在離城北的城門口不遠處,眼看著她頂著六月的大太陽跑了一天今天又要無功而返,她情緒就有點低迷。
用手帕擦了擦頭上臉上的汗水,林酥兒感覺自己喉嚨也渴得快冒煙了,正好看到路邊一戶人家在門口支了個糖水攤子,就打算上前去買上一碗解解渴,順便歇歇腳。
賣糖水的是一位雙鬢染白的老大娘
“大娘~來碗糖水!”
“好嘞,姑娘稍坐!”
片刻——大娘的糖水就端了上來
“姑娘,你的糖水!”糖水就是簡單的白開水兌上點糖,一碗一文錢。
“好的,謝謝大娘!”
林酥兒接過大娘遞上來的糖水咕嚕咕嚕的大口喝了起來!
“啊……真舒服!”林酥兒邊喝水邊心裡感嘆著!
不禁想起:“幸虧她早上出門時已經擠了足夠多的奶留給小嘀嗒,等到他要吃的時候只需要娘她們在家熱一下就行了,不然這麼熱的天帶他出來還不得中暑啊!”
林酥兒一口氣就幹完了一碗還覺得不過癮,朝著大娘大聲喊到
“大娘!再來一碗!”
“好嘞!”
這時——她放眼望去發現前面不遠處大路旁有一片長滿雜草的荒地。
“這是誰家的地啊!怎麼荒在這裡?”
這塊地處在城內,又是大路兩旁,四周房子鱗次櫛比,就這塊地光禿禿的立在這裡,怎麼看怎麼奇怪!
大娘正端著一碗糖水放到林酥兒面前的桌子,聽了她這話順嘴說道:“這原是咱們縣裡的宋財主宋家的,自從宋家老爺過世之後,他家兩個兒子為了分家產打得頭破血流的。好不容易在家中族老的安排下把家產都分乾淨,卻單獨留下這一塊多出來的地怎麼也分不好,給誰——誰都覺得對方佔了便宜,自己吃了虧!”
“這不——就僵在這裡了!兩兄弟誰也不讓誰在這地上面建房子,如果有誰敢在這上面建房子,第二天就會被另一人給強行拆掉,還要上那人家去大鬧一頓!都擱這兩三年了!”
大娘感嘆著!
“那他們就沒想把這地給賣了嗎?”
“賣——倒是也想過,可誰要啊!要價五十兩銀子呢?五十兩銀子,在東西兩條街上一套兩進的建好了的房子也才值這個價呢!”
“咱玉蘭縣人窮地多,哪家哪戶家裡沒點地的,而且有錢的人家……他不會想待在咱們玉蘭縣,沒錢的……誰家買得起啊!”
林酥兒這麼一聽覺得確實也是,她們家在梨花村買的宅基地也才五兩一畝。這塊地目測也才半畝的樣子,卻要價五十兩,確實是有點貴了。要知道五十兩可以買上十畝上等良田還有剩的呢!
“誒~!有了!”林酥兒一手撐著下巴,另一隻手食指有節奏的敲打著桌子!
“大娘知不知道這宋家主哪兒呀!”
“在城東呢!聽說兩兄弟還是住在原來的宋宅裡面,只不過從中間砌了一堵牆分成東西兩府而已!”
“小娘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