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現在不是有很多消費者認為,我們是一個綜合性的體育品牌嗎?”
陳楚沒有說話。
“贊助馬拉松成本太高了。”
陳楚道。
現在,各家有意要進入跑鞋類目的品牌,線下主要推廣活動,正是贊助馬拉松比賽。要是品牌跟風進行贊助,推廣成本定然會很高。
“高嗎?”
馮希凡對此倒不以為意。
“楚哥,我倒是覺得不高。”馮希凡道:“迪亞納贊助武侯市馬拉松的策劃,我已經看過了。每年武侯市的馬拉松比賽有超過九千人參與,助陣觀戰的觀眾,人數超過四十萬人,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宣傳和推廣活動帶來的關注度,楚哥,我倒覺得贊助馬拉松,是件再划算不過的事情。”
“某些主辦方或者是贊助商公關能力要是比較好,能引起朝廷五臺報道甚至直播能引起全國過千萬人口的關注,贊助效應將會更好!”
“現在已經有品牌開始關注跑鞋市場,未來國內馬拉松比賽只會比現在更熱。”
馮希凡臉上,帶著無比肯定之色,道。
陳楚深深地看一眼馮希凡。
馮希凡的判斷,竟然和何文容是一模一樣的。
“據說,現在海峽馬拉松賽準備進行2011年——2015年招商工作,主辦方一下子讓出四年贊助權,楚哥,我覺得你要是有意,可以贊助這個馬拉松比賽。”馮希凡道。
陳楚微微地點頭,道:“這項賽事,我們倒是可以贊助。”
未來幾年,馬拉松熱肯定會更火,到時候贊助費用肯定會更高。
現在以不算太高的價格贊助海峽馬拉松比賽,對迪亞納來說是件好事。
“至於這份計劃……”
馮希凡看一眼桌面上那份計劃,臉上浮現出一股笑意:“我覺得不附合實際,可以把它直接扔進垃圾桶了。”
“這倒是沒有必要。”陳楚道。
從表面上看,面前這份策劃案,根本上就不切合實際。但在陳楚看來,這份策劃案也有可取之處。
“或者,我們真的可能組織起類似的一項賽事呢。”陳楚微微一笑,道。
“哦?”馮希凡眉頭輕輕一挑,心裡暗道表哥對這份方案心動了嗎?
“這份策劃案最不現實的地方,是要運動員在一個月內跑一千三百公里。”陳楚道:“這個路途實在是太長太長了。把一千三百公里壓縮到六百公里至七百公里比較好。賽程也可以由原本一個月直接壓到二十五天。”
六百公里至七百公里,賽程二十五天,對運動員來說,他們每天只要跑二十公里至二十五公里。
對某些職業運動員來說,這個數字甚至比他們每天的運動量都要低。
馮希凡微微抬起頭。
“當然,這僅僅是我的預想罷了。至於可不可行還要等有關方面評估,要是專業團隊覺得七百公里太少,我們可以改為八百公里。”
“七百公里,我可以分成好十幾個賽段。有些賽段是全程馬拉松,有些賽段是半程馬拉松……”
陳楚的話還沒有說完,就直接為馮希凡所打斷:“楚哥,七百公里路程,我想不是職業運動員肯定很難堅持下來吧?要是沒有普通觀眾參與,我覺得這樣比賽不一定有普通馬拉松有影響力。”
為什麼品牌們這麼願意推廣馬拉松比賽?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不正是因為馬拉松比賽參與者眾,深入人心嗎?
“呵呵……”陳楚笑了起來:“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馮希凡我不是說過我們有把賽事分成十幾段嗎?”
“沒錯。”
“賽事報名可以分成某個賽段或者全程賽段報名。普通觀眾,他們可以參與某個賽段的比賽,完全沒有必要叄與全程。只有那些專業運動員,才要跑完全程。”
馮希凡聽著陳楚的話,臉上先是浮現出了一種不解神色,但很快那不解就轉化為驚喜。
這個策略有著極高的可行度。
陳楚又道:“我們國內普通城市的馬拉松比賽,也有很多專業運動員參加。他們參加這樣比賽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資金。我們的七百公里跑步比賽,只不過是城市馬拉松比賽的集合版本罷了。”
“每一個賽段,我們都可以設定前三名資金。”
“跑完十幾個賽段後,用時最短就是長途賽跑最後冠軍。”
馮希凡聽到這句話,才明白陳楚的野心。
這樣一項比賽如果真的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