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自己面前的這個華人,其實是從那個“傳說中”的中國大陸而來。他會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還真是讓人擔心。

美國雖然號稱“輿論自由”,但可不是後世“weibo”上那種公然造謠都沒事兒的地方。在這裡的真正規則,是你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但同時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

真要是胡文海在文章裡說了什麼“需要負責”的內容,轉過頭來人家拍拍屁股回國了,那到時候付出代價的可就是學者出版社了。

“如果是這種題材,非常抱歉,出版社必須對內容進行確認……”

雖然只是用了“內容確認”這樣的詞語,不過胡文海清楚道格拉斯說的意思,其實就是進行“稽核”。不過這也是應有之意,就好像在蘇聯不可能公然出版讚美資本主義的書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自己不算),在美國也不可能公然出版鼓吹**的文章。

這在東西方冷戰的大背景下,乃是無可厚非的行業準則。不光是出版行業如此,愛國在美國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吧?正如約翰肯尼迪那句名言,別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先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

說實話胡文海個人,其實還挺喜歡《星船傘兵》世界的政治觀……

胡文海輕輕晃了晃腦袋,將這些莫名其妙的思緒驅散,痛快的說道:“這個沒問題,我也不會給道格拉斯先生添麻煩的,內容方面絕對不會過於敏感。”

“啊,那就好。”道格拉斯至此總算鬆了口氣,由衷的笑了起來。

見到雙方竟然這麼容易就達成了共識,斯科特和巴達拉也連忙舉杯慶祝了起來。自從拿到胡文海的文稿之後,兩人就已經出資在學者出版社進行入股,如今已經是僅次於道格拉斯的第二、第三大股東。

只要能夠出版胡文海的這幾部作品,相信學者出版社打出名氣就要容易的多。只要經營上不出大的問題,以後就是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兩人又怎麼可能不興奮呢?而胡文海本身還指望著高仿航模經過topgun的宣傳,在美國能夠打出名氣,自然也不好和他們的關係處理的僵硬了。

於是在三方都有意互相討好的前提下,這一餐飯吃的真是其樂融融,時不時的響起一陣輕鬆的笑聲。和佛萊迪餐廳裡普遍有些平靜的氣氛相比,這一桌的客人顯然生意談的不錯,竟然頻頻引起其他被難纏客戶搞的焦頭爛額的人羨慕的目光。

胡文海其實也是臨時起意,重生之前他倒是真的看過一個網上名為“代名澤塔”的腦洞劇本,很有意思的講了一個蘇聯版的007的故事。

但單純的惡搞一下,並非他想要的效果,雖然那也算是圓了當年他上網時候的小小惡趣味。胡文海之所以想要迫不及待的在蘇聯問題上發聲,其實很大原因是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蘇聯專家”。

馬上到1985年就是戈爾巴喬夫上臺了,到時候蘇聯將面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改革”和“鬥爭”。在這段時間裡,還伴隨著中國與蘇聯關係正常化等重大事件。雖然蘇聯已經只剩下七年的生命,但這其中要有不知道多少機會可供人上下其手。

在歷史上,美國九十年代雄霸一時,國內經濟欣欣向榮的克林頓時代,多少是因為獲得了毛熊倒下之後的紅利。

而如果情況允許,胡文海並不介意“準確”的預測幾個重大事件的走向。相信這一系列的預測成為現實之後,自己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話語權都會有顯著提高。到了毛熊倒下,甚至在倒下之前,能夠影響國內對蘇聯的政策,這裡面蘊藏的前景不要太驚人。

而如果他離“烏鴉嘴”的距離越近,那想必任何人想要與胡文海作對,都要先心驚膽戰一般。萬一這小子,隨口說出點什麼對己方不利的言論……

這個思路和他不選擇隱藏彩票中獎資訊一樣,這個世界很多時候其實是不理智的,或者說是很經驗化的。哪怕理智認為不可能有人能夠預知未來,或者天生就是有著不敗的運氣。但當人們面臨一個常勝、並且運氣逆天的敵人,恐怕十分戰鬥力也發揮不出來五分了。

只要一想到這種畫面,說實話胡文海還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刷臉退敵”了。

不過胡文海畢竟還沒有忘記自己到美國的初衷,在完成了前期準備工作之後,他馬不停蹄的開始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為衡建雲連隊換裝進行大采購。

在胡文海的設想裡,衡建雲連隊的形象當然是未來的特種部隊。雖然好像有點老套和流俗,但不可否認的是特種部隊技術確實是現代戰爭體系不可缺少的一環,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