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小冰覺得這幾年高廳長已經越來越疏離賈嚴這邊了。原因很簡單,誰要是攤上一個總惹麻煩的關係戶,肯定也不會對他有什麼好印象。這都已經八十年代了,但在上個資料片裡得了實惠的賈嚴始終轉不過彎來,往往總是把鬥爭哲學那套拿出來處理問題。
這樣一來二去的,在繡城目前的體系裡,他的風評也就漸漸傳到了高廳長的耳朵了。
早前賈嚴是向小冰許諾過,等自己退了之後把高廳長介紹給他,算是牽個線。高廳長看在賈嚴退休的面子上。或許最後還能再給他個面子。
然而那是在他順利退休的基礎上做出的承諾,可如果退休之前賈嚴再搞出點問題來,這份香火情到時候還能剩下多少?
看到賈嚴又把高廳長的關係拿出來說事兒,小冰心裡真是五味陳雜。
“是,局長,您好好休息。我過來……”
小冰忽然停頓了一下,咬咬牙強笑道:“我來看看您這還有熱水沒有,就怕醫院的人服務的不用心。”
“你啊!哎,你這孩子本心倒是不壞!”賈嚴哈哈笑了起來。
……
“喲,小同志,你是哪個單位的?這麼年輕就能管一攤事兒?行啊!有前途!來來,這是老哥哥的名片,熱化廠的黃石就是我!”
胡文海手上突然一輕,就看到旁邊一個半禿的中年胖子、帶著四方蛤蟆鏡。一手幫他托起手上的一摞檔案,一手遞過來一張名片。
對,就是名片。這在八十年代的繡城還真是西洋景了,難得竟然有人會給胡文海遞名片,而且看起來還是個國企的三產負責人。
胡文海有些好奇的接過他的名片,只見上面寫著的是:時新制冷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黃石。
這什麼時新冷庫,胡文海用腳後跟一想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分明就是熱化廠的那個繡城獨一份的大冷庫麼。
說起來熱化廠這個冷庫在繡城也算知名,就建在小淩河的西河岸。乃是繡城最大的冷庫,也是條件最好的冷庫。
然而熱化廠本身的生產需求根本沒有這麼大,但為什麼建了這麼大的冷庫呢?這個原因恐怕除了當事領導誰也說不清,但既然建起來了,也就擋不住有人要靠山吃山。
說白了,這個黃石就是熱化廠承攬社會業務的一個白手套。
這麼看來。熱化廠的領導其實還挺有腦子麼。
胡文海暗自點頭。
“小同志,你怎麼稱呼?”
“胡文海。”
胡文海將名片收到自己的衣服兜裡,向著黃石笑了笑,快步向走廊盡頭的會議室走了過去。
“哎,等等我。小同志!你還沒說你是哪個單位的呢,咱們互相交流一下,多個朋友多條路嘛!來來,抽菸?”
“謝謝,我不會抽。我是原來501廠的,現在麼,算是在工業局幫忙吧。”
胡文海模稜兩可的說道。
“哦,胡文海。”黃石竟然真的掏出一個小記事本,用筆將他的名字和介紹記了下來,他邊記邊說:“501廠如今發展的可是不錯,小同志你有沒有可靠的關係,如果能拉到業務來,我給你抽水怎麼樣?”
胡文海倒是對這個黃石有點好奇了,這個鑽營勁兒在如今的國企裡可不太尋常。
“黃大哥,你這個買賣是熱化廠的那個冷庫吧?你這買賣是熱化廠的生意,還是你自己的?”
“這個……”黃石笑笑,沒有急著說話,而是前後看了看,見走廊裡沒人這才說道:“算是我個人的生意吧,不過你要證明,我也能給你弄來熱化廠的介紹信和票據。實不相瞞,其實這也不算什麼秘密,這冷庫是哥哥我承包了一塊。”
“承包?”胡文海眼前一亮,有點出乎意料。
說起來“承包”這個名詞,如今在國內倒也不陌生。就是在最近,全中國人都知道了一個叫做“馬勝利”的人。
石門市的馬勝利,在1984年承包了石門造紙廠。這個原本計劃要虧損10萬人民幣的造紙廠,在他的承包下到1985年,竟然就盈利140萬!
八十年代是一個人們崇尚奇蹟的年代,馬勝利這樣傳奇的經歷一下就讓他成了全中國的改革名人!
而伴隨著這個名字,一種叫做“承包”的改革方式,也頓時傳遍了大江南北。
承包制在改開初年調動起來的經營熱情,讓人們看到了國企改革的希望。“一包就靈”,似乎突然之間成了放之四海皆準的公理。
熱化廠和黃石能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