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部分

城的一面旗幟,我會忍心看這它倒了?不信你問問王市長,問問工業局的章局長,我對繡城的感情怎麼樣?”

“小衚衕志對咱們繡城那可沒的說!”王以純在鄭磊的目光下信誓旦旦,就差據天發誓了:“小鄭你不知道,看到繡城企業開工不足的問題,小衚衕志憑藉自己的能力和關係,為咱們繡城的工業企業拉來了幾個億的專案。要說對繡城的貢獻,恐怕沒有人敢說自己比他更大的。”

王以純堂堂市長作保,鄭磊也就放下了擔心。既然是隻有三年租期,這點時間對重工業行業來說也就是一晃而過。

至於說三年後可能新科重工會選擇收購渤船的裝置——哈哈哈,開什麼玩笑?渤船資產上十億,那是一個個人企業能吞下去的?

再就退一萬步說,渤船可是國內唯一的“大黑魚”總裝廠,會賣給個人嗎?

嗯,他當然不會知道未來幾年美元和人民幣匯率之間的劇烈變化,也不會知道胡文海每年能拿到多少根本花不光的外匯兌換的人民幣。

王以純心裡默默的給渤船點了顆蠟燭,勞務派遣給新科的工人看看原來的501廠就知道了。讓原來的501廠職工再選擇一次,看看他們是會選擇在新科被“剝削”,還是在國企領死工資吧。

“那何鴻燊的三萬噸散貨輪……”

“由新科重工接手,如果不能按時完成,由新科重工進行賠付。”

鄭磊突然抽了抽鼻子。

他低下了頭,聳動著雙肩,最終還是忍不住用手抹了把眼睛。

“哎,胡總,什麼都不說了!你真是”

鄭磊緊緊的握住了胡文海的手,動情的喊道:“好人哪——”

第一百七十七章先講兩句

咣噹——咣噹——

單調而乏味的火車行進中,輪軌碰撞的聲音讓鄭磊有些難以集中注意力。

他的思緒漸漸飄到了胡文海向他介紹巨型總段造船法的時候,那震驚的無與倫比的感覺。

作為一個大港海運學院的大學生,作為一家國內數的上號的造船廠的一線造船工人,他竟然從來沒有想過,船還可以這樣造的。

說起來真的很奇怪啊,這麼簡單的辦法,為什麼從來沒人想到過?不過沒有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話,確實想實現巨型總段造船法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但這並非是不可能。

中國人能在沒有計算機幫助的情況下,用算盤算出原子彈。自然也就能在沒有計算機幫助的情況下,實現巨型總段造船法。

可問題關鍵是,這樣並不經濟。和集齊一支近百人的技術隊伍比起來,似乎還是傳統的造船方式更容易一些。

不過這只是正常狀態,面對鉅額賠償的渤船自然是沒有立場去挑肥揀瘦。抓到一根救命稻草,那就要努力的把它抱在懷裡。

渤船這艘三萬噸級的散貨輪有幾個好處,可以在沒有計算機幫助的情況下使用巨型總段造船法。

首先它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完成了建造,雖然耽擱了好幾個月的工期,但至少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留給他們。有了這個底子在,再建總段的數量就不高了。

其次這艘船的總段不是從其他配套廠建好運來,而是全部由渤船自己的生產車間進行建造。這就省去了工業通訊網路的建設。工程師出圖之後走兩步就到了生產現場。不用影響實際生產情況的傳遞和匯總。

最後就是繡城完善的工業企業體系。巨型總段造船法需要的大型裝置,很多都可以指望繡城重型機械企業提供。

有了這些先決條件,巨型總段造船法也就是隻欠東風了。

這個東風,就是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能夠畫圖的工程技術人員。

用人手和一張張圖紙,代替計算機輔助模擬設計。要想實現這個功能,起碼要有上百個精通船舶設計建造的專業人才。

放眼望去,鄭磊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校——大港海運學院,也就是未來的大港海事大學。

也只有在那裡,才能找到上百人的船舶設計人才,而且便宜還方便使喚。換成設計院的老油子,這活想請他們幫忙,非得出一筆大血不可。幹活的時候還得請著、供著,遠沒有學生能夠吃苦耐勞。

想想看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是多麼稀少,若非是一時之計,還真是沒有誰能用得起這樣的方法來實現巨型總段造船法。

反正渤船現在就是在虧損和鉅額虧損之間選擇,當然是要不甘心的再掙扎一下了。

突然。車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