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對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的確定,可不是隨隨便便拍腦門就能敲定的,基本上都是根據糧食抽穗掛槳程度來進行初步估測,然後再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折算,雖說不可能完全符合實際,但一般來說,初測的結果基本上與秋後收穫的結果上下浮動不會過百分之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誤差算得上是比較精確了。
今天的常委會的主要議題就是佈置雙江市的糧食產量初測工作,若是以往開個會,佈置一下任務,然後市委常委挑頭分赴各地監督測產工作也就結了。但是,就是因為嚴寧在邊寧推進農業體制改革,眾人不約而同的把思路都延伸到邊寧去了,大家都想知道,嚴寧所推進的改革成不成功,有沒有效果,能取得什麼效果,這個糧食初測就是一塊比較穩妥的驗金石。
“同志們,產量初測工作直接關係到國家和省裡糧食價格的確定,可是關係到國計民生,人民群眾福祉的大事,這個重要性我就不多強調了,大家的心裡都有數。秋收到即,按照以往慣例,產量初測工作就該落實下去了,老規矩,每名常委負責協調一個縣區,責任分工都列在計劃表上了,大家認真看一看,再根據各地生產實際,研究出切實可行的初測方案,務必把雙江七縣五區的糧食初測工作搞紮實……”林憲國的目光在幾位副手的臉上一一掃過,最終停留在了嚴寧的面前。所有人都等著看嚴寧能給人們帶來什麼驚喜,林憲國也不例外,內心中同樣充滿了期待。
嚴寧為人嚴謹,進退有據,生活低調,工作高調,自打到了雙江,在展區域經濟上動輒就是打破傳統的大手筆運作,始終在牽著雙江市委、市政fu鼻子前進。有這樣一個各項工作都在爭取主動的下屬是好事,也是壞事。好處是時時都能牽動全省的目光,展現雙江銳意改革,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作為領導自然是長臉的;壞處嗎,自然是工作被動,被嚴寧牽著鼻子走的滋味不好受,其他書友正常看:。而且,給嚴寧這樣動輒就搞點事出來的人當領導,總讓人有一種提心吊膽的感覺,加上嚴寧身後站立的龐然大物,稍不不慎就會引政治路線的爭鬥,林憲國一把年紀了,實在有些抗不起嚴寧有如坐過山車一般的折騰。
不過林憲國的政治智慧也不是白給的,嚴寧率先在邊寧實行農業稅費改革,打破在華夏延續了數千年皇糧國稅的傳統,所帶來的轟動效應絕對是舉國觀注。若是此舉真能推進農業生產程序,那麼以嚴寧身後龐大的勢力,勢必會全力進行推進。特別是趙北上和馬芳河更要爭取主動,佔據某一方面的話語權。如此一來對華夏的影響和衝擊將是巨大的,而雙江作為改革試點所在的地級市也必將當其衝。眼下林憲國正是處在上位的關鍵時期,若是不能搶先抓早,提前做好準備,那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機會不是。
“書記,我插一句話,您可別介意,對於糧食初測工作,我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和同志們彙報一下。這幾年雙江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今年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大家都是滿懷期待的。咱們是不是藉著糧食初測工作搞個拉練,尋找一下優點,查詢一下不足,從而更好地為明年的生產打牢基礎……”大家的想法,嚴寧都清楚。與其遮遮掩掩,由人四處打探,小道訊息滿天飛,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把家底抖落出來,讓大家看個清楚,看個明白。當然了,事是這麼回事,但話可不能這麼去說,做人難得糊塗,真把話說的太明白,反倒讓大家難堪,也顯得自己沒有度量。
“嗯,搞個拉練檢查……”林憲國歪著腦袋,默默地注視著嚴寧,有些摸不透嚴寧的想法。之前,就是為了給嚴寧留出一個緩衝的時間,林憲國特意將邊寧的初測工作留給了嚴寧去主持,雖然有些偏袒,但嚴寧既是邊寧的縣委書記,又是市委副書記,這麼安排也說得過去。不想嚴寧居然主動提出變換形式,這個要求,到讓林憲國一時之間分不出嚴寧是對邊寧農業展有信心,還是打算自暴家醜。
“班長,嚴書記這個提議不錯,現在舉國上下都在講創新,講務實,我們也該適應一下潮流,跟上時代的展,採取拉練檢查的方式,總結經驗,查詢問題,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對雙江未來的農業展很有好處……”一般來說,常委會言的順序是林憲國講完了,緊接著就應該是王雙陽這個副書民、市長來表態,書迷們還喜歡看:。只是王雙陽的腦袋剛剛抬起來,還沒開口呢,李知起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用一種極為堅決的語氣對嚴寧的提議表示支援。
雖然李知起之前沒能搶摘到自己的果子,反倒被嚴寧從高層使力,狠狠地打了他一次臉。但李知起仍然是賊心不死,畢竟稅費改革成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