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區域範疇內,對該區域經濟發展領域上有著獨特見解,屬於專業性的拔尖人材的範疇中去,佔著專業技術人材的優勢。不過,話又說回來,誰又保證再給嚴寧幾年時間,讓嚴寧著手完成西部發展的佈局以後,就不能跟邱月站到一個起跑線上呢?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嚴寧有這個信心,不是對自己的官運,更多的是對自己在西北地區著手進行的改革充滿了信心。
120、老馬同志的急切心情
120、老馬同志的急切心情
嚴寧很急,對西北的發展有一種迫不及待的急切心情。然而,著急的並不只嚴寧一個人,遠在北江主持一省政務的老馬同志同樣急的上竄下跳。今年的北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糧食總產量超過了千億斤,同比增長百分之三十,農民人均增收近元,取得了北江有史以來最大的突破,這一組數字有力地證明了北江省實行稅費改革的正確性。也正是因為看到了稅費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績,看到了稅費改革對鞏固執政基礎,推動經濟發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馬芳河急了。
在北江省糧食產量匯總結果一出來,老馬同志就跑到了京城來,一方面要向有關領導彙報北江省的農業生產情況,換句話說就是報喜;另一方面就是要中央提議在全國全面鋪開稅費改革政策而進行說項。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稅費改革,利國利民,如此一件大好事,憂國憂民的老馬同志覺得哪怕是晚一天實行,都是對黨,對人民,對國家的不負責。所以,嚴寧在返回京城的當天,就在老太爺的院子裡跟進京彙報的老馬同志碰了面,相見甚歡。
“嚴寧,聽說你帶著工組到嶺南展開巡視工作了,突然間跑回來,是應付考察吧?我今天在農業部的時候可是聽說了,你小子又進步了,可真把你能的……”稅費改革在北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超千億斤的產量讓北江省委、省政府向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這份成績是張令森,馬芳河的功勞,也是北江省整個領導班子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也有著嚴寧這個稅費改革最初的倡導者,實踐者,推進者的一份功勞,以致於老馬同志一看到嚴寧就親切的不得了。
“馬叔哎,您老可別寒磣我了行不?您沒聽說嗎,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小,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中層幹部,看似級別不低,挺風光的,實際上就是當不當,正不正的,根本上不了檯面,就是扔到人群裡,也是連個泡都不帶冒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考察公示貼出不過一天,關於嚴寧要被提拔的問題就在京城各大部委中就傳播了開來,幾乎所有人都跟老馬同志都是一個腔調,羨慕中帶著同分的忌妒,給人一種酸溜溜的感覺。這也讓嚴寧意識到自己又有成為出頭椽子的可能,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所以,整個人越發地變得低調起來。
“我說把你能的,你還不承認,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不過就是一個科級的公社黨委書記,那還是借了搞發展生產大運動的光,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這個機緣的,你可要好好珍惜,千萬不能翹尾巴……”老馬同志早在凌家之前就想把嚴寧培養成接班人,對嚴寧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每一次見面都免不了要說教一番,既是督促,也是期望。這種說教已然成了習慣,哪怕嚴寧現在已經迅速地成長起來,已然位列到高階領導幹部的行列,又有凌家做扶持,老馬同志仍然沒有放鬆對嚴寧的要求,情真意切,提攜扶持莫過於此。
“嚴寧,你馬叔叔的話都是經驗凝結出來的精華,都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至理名言,你一定要時刻牢記。黨的事業任重道遠,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這革命的火種能不能傳下去,可都看你們年青人的了,你可不要讓你馬叔叔,讓爺爺失望啊……”老馬同志的說教引起了老太爺的共鳴,混濁的雙眼中流露出慈祥的目光,和藹的笑容中有著不容拒絕的期待。
“爺爺,您放心,您和馬叔的話我都記住了,我一定努力去工作……”老太爺發了話,嚴寧立刻收起了跟老馬同志說玩笑話的態度,低眉順眼的應承起來。如果老馬同志的期望是從嚴寧成長的角度來考慮,那麼老太爺的期望就是從嚴寧未來所承擔的責任來考慮,這個期望可是有些太高了,高到嚴寧不敢去想,至少現在不敢有這方面的奢望。
“老首長,這點我看您不需要擔心。這個混小子貧是貧了點,但大方向上不會出錯。而且,這小子腦袋瓜機靈,想問題,幹事業是一套一套的,想一件,幹一件,又能幹成一件,這就很不容易的,年輕人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可並不多。只要能不懈地堅持下去,天下大可去得……”又打又拉的手法,不只嚴寧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