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思是換了別人你就不理會了?”

謝則安說:“換了別人當然也理會,不過也要看換了誰才行。要是換了杜綰和沈敬卿,我肯定不答應。”

姚鼎言看向桌上的“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眉頭跳得更狠。他說:“為什麼?我記得你與他們素無冤仇。”

謝則安說:“朝堂之上,講什麼冤仇?”他坦然地和姚鼎言對視,“要說冤仇還真有,以前姚先生您向陛下推薦沈敬卿,陛下卻不喜歡他,反倒重用了我推薦的人。我估摸著他一直懷恨在心呢……”

姚鼎言聽到謝則安直言不諱,皺起眉頭:“此話怎講?”

謝則安說:“先生覺得李侍郎主持的太學變革可有不妥之處?”

姚鼎言稍稍一想,便記起了李明霖來。他年底正巧去過太學,與李明霖聊過一次,十分看好李明霖。他說道:“李侍郎做得挺不錯,比我預想的還要好。”

謝則安說:“可李侍郎這般盡心盡力,沈敬卿和杜綰卻把太學那邊的考核死死卡著,想要給他們都評個劣等。我想除了他對我或者李侍郎懷恨在心之外,應該沒別的解釋了。”

姚鼎言聽後沉下臉:“我會把事情問清楚。”說完他又瞪著謝則安,“我發現你這小子簡直是討債鬼,每次上門來不是要好處就是要我出面。”

謝則安一臉靦腆地感慨:“那是因為先生您對我好啊!”

姚鼎言:“………………”

☆、第二零三章

得了姚鼎言的應允,謝則安才入宮和趙崇昭商量。趙崇昭已經把趙奕景送到行館暫住,事情還沒有查清,他已經下令把趙奕景軟禁——趙奕景的做法已經威脅到謝則安的安危,這是趙崇昭的底線,誰都不能碰。

趙崇昭見謝則安來了,立刻抓緊謝則安的手不放。

謝則安簡單地把事情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告訴趙崇昭。有過建行宮的“先進經驗”,趙崇昭對這件事非常放心:“就這麼辦!”

謝則安說:“政事堂那邊的手續還是要走的。”

趙崇昭覺得麻煩。

謝則安說:“現在我們是沒問題,萬一後面的人胡來怎麼辦?不管是誰,該走的程式還是要走。”

趙崇昭說:“三郎你說得對。”他無條件信任謝則安,謝則安又沒半點私心,他們之間才會平穩無波。假如換了個喜猜疑的君主,說不定會把越權行事的謝則安弄死;假如換了個私心重的臣子,禍亂朝綱是肯定的。想著想著趙崇昭又有點沾沾自喜,“像我們這樣的的確很少。”

謝則安識趣地沒提前些天的爭執。他笑著應和:“確實。”

趙崇昭說:“三郎你把摺子給我,我馬上批下去讓政事堂討論。左右姚相那邊已經答應了,應該不會有問題。”

謝則安也這麼覺得。

兩人議定後分坐兩邊,一個批閱奏章,一個寫摺子,兩不相擾地呆了小半天。

趙崇昭心裡格外高興。即使一句話都不說,有謝則安在身邊已經夠讓他心滿意足了。

謝則安也心滿意足,神清氣爽。

最近他心裡悶得慌,得找點事情乾乾。忽悠人是他的老本行,也是他的樂趣所在,做起來得心應手,不要太溜!

謝則安找上謝望博,腆著臉表示要借《旬報》一小塊版面乾點小事兒。這小事兒一出便引來一眾譁然,他先用華麗的詞藻寫了篇文章,婉轉強調“要致富先修路”的中心思想,最後在底部用工部和禮部的名義廣發英雄帖,先列出最先準備修路的一批縣鄉召集大夥吟詩作賦宣傳家鄉。先不說當地官員會積極組織,謝則安在挑出的第一批地方早就找好了“捧哏”,“英雄帖”一發,立馬應者如雲。

謝則安一揮手,召集人手對投來的文章進行全面篩選,最終選定了當地“代表作”,馬上表示會存入未來要刊行的《大慶風物誌》中,並在路修好後立碑刻文,永世流傳。

第一批的反應這麼熱烈,獎勵這麼豐厚,第二批開始時根本不需要謝則安再找托兒,群眾紛紛捋起袖子加入到這次“文壇盛事”裡面……

這不是為名為利,而是為國為民啊,文章一出來,經費馬上就位,鄉親們看向自己的眼神多麼崇拜!多麼敬佩!即使沒選上也不要緊,聽說這事兒今上、姚相還有少年成名的謝三郎都會經手,藉機混個眼熟也好啊!啊不對,這是為國為民的大好事,特別特別崇高,特別特別無私!

謝則安輕鬆自在地和謝望博品茶煮酒。

正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戴石忽然行色匆匆地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