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維茨手中,caa很多優秀演員一部電影的演出費用從100萬美元漲到500萬美元,又從500萬美元漲到1000萬美元,甚至更多,這對頂級演員來說,也是以前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當奧維茨這兩招使出,好萊塢大批明星都開始轉投CAA旗下。僅僅從1985年到1989年,CAA簽約的演員就增加幾百人,公司捆綁銷售出150多部電影,以及佔美國市場近1/3的電視熱播節目。
在咄咄逼人的CAA面前,電影巨頭都大驚失色,因為電影製作成本被CAA的捆綁拔高好幾成,卻別無選擇。
彷彿一夜之間,好萊塢變成了CAA的天下,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奧維茨成了好萊塢的大佬,1990年,44歲的奧維茨被評為“好萊塢影響力最大的人”,並連續三年獲此殊榮,至今仍無人打破這一記錄。
奧維茨的高妙之處不僅在於他超凡的個人魅力,過人的談判能力,以及在好萊塢巨大的影響力,還在於他非同尋常的經營與管理能力,不僅在位期間CAA在好萊塢一股獨大,離任10多年至今,CAA仍像一架不倒的戰車,一往無前,暢行無阻。
沒錯,估計有人已經想到了,盧德雙的娛樂公司,也是採用這個模式,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可惜,李安翻爛了盧德雙給他的演員花名冊,依舊找不出能夠跟張國容演對手戲的演員。
PS:在梅豔方的問題上,再容我想想!(未完待續。)
第380章李陽來找
聽到李安的問題,盧德雙皺了皺眉頭。
演員的問題,也一直是盧德雙的心病,因為好萊塢已經成名的大牌演員,幾乎已經被好萊塢三大經紀公司CAA——創新藝術家經紀公司、WMA——威廉?莫里斯經紀公司和ICM——國際創新管理公司給簽下,就算那些三線的演員,也被好萊塢其他經紀公司瓜分。
蛋糕已經被瓜分完畢,而盧德雙卻在這個時候入場,既然是簽約不到有潛力的藝人,大多都是歪瓜裂棗,甚至有些只出演過小配角的三線明星,面對盧德雙的邀請,都可以直接甩臉子,就可以看的出來,盧德雙在美國的經紀公司,有多麼的悽慘。
換成普通人,估計這個時候已經絕望了,可是盧德雙不是普通人,他可是重生者。
既然簽約不到已經出名的演員,大不了簽約還沒有成名或者出道,未來肯定會大紅大紫的藝人。
這不,給李安的演員名單中,就有幾位盧德雙親自出馬簽下的藝人。
“李導演,難道這份名單上的演員,您都沒看中一個麼?”
李安雖然理解盧德雙想要用自己人的想法,可是他的電影,絕對不將就,更何況還是要跟張國容這樣本色出演的演員對戲,沒有實力,絕對會把角色弄砸,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盧先生,說實話,你這份名單中,也就克里斯·埃文斯跟亨利·卡維爾有點人氣,其他人麼,我根本就沒有聽過,對於我不熟悉的演員,我無法做出判斷。”
李安這樣說,還是給盧德雙留足了面子,要知道李安提到的兩個人,前者是美國隊長,後者是鋼鐵之軀的超人,這倆人未來都不是靠演技說話的演員,幾乎沒有拿出來證明自己實力的獎項。
如果不是看到兩人的簡歷上面有過出演電影的經驗,李安都要懷疑盧德雙拿這份花名冊給他,是不是在戲耍他?
盧德雙自然聽得出來李安的話外之音,誰讓他簽下的藝人,大多都是80後,真正等他們成名的時候,要在幾年之後,現在的他們,不管是演技還是經驗,確實不足以挑起《斷背山》這部電影。
不過盧德雙不甘心,畢竟明知道這部電影能夠帶來名譽,哪怕只是被提名,也足夠讓出演這部電影的演員打出名氣,而美國的經紀公司現在缺少的就是名氣。
畢竟沒有藝人會願意簽約進一家絲毫沒有名氣的經紀公司,甚至這家公司的老闆還是一個華人,這就更加的難上加難,這也是盧德雙為什麼急於打出名氣,明知道公司裡的藝人不具備出演《斷背山》的條件,依舊把這份名單交給李安,就是心存著一絲僥倖。
“李導演,畢竟《斷背山》是一部同性戀題材的電影,不是所有演員,都有那個勇氣來出演,您看要不這樣如何,給我公司旗下的藝人一次試鏡的機會,如果您還是不滿意,咱們再對外發出邀請,畢竟您修改劇本,也需要一段時間不是?”
有人要問了,明知道李安看不上盧德雙旗下的藝人,為什麼還偏偏畫蛇添足